好家风吹开文明花

——我市深化家庭文明创建工作综述

段维娜

2022年11月02日

居民在滨水社区报名参加“最美家庭”评选。

海区妇联开展家庭教育宣讲。

爱心人士给结对帮扶的孩子送学习用品。

■文明家庭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强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家庭文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全市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创建文明和睦家庭,倡导科学家教,弘扬良好家风。

寻找“最美”

加强家风文化建设

“张姨,你报名参加‘最美家庭’的评选活动吧。”10月13日,记者在海勃湾区滨水社区看到,社区居民张美玲在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填写了“最美家庭”报名表。

“张姨是一名老党员,非常支持社区的工作,而且张姨家庭和睦,符合‘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的评选标准。”滨水社区党委书记李珊说。

寻找中,一批批“最美家庭”脱颖而出,他们用凡人善举讲述着乌海家庭的美好故事,展现着小家大爱的强大力量。

王乐家庭恪守诚敬勤勉的优秀家风,作为企业经营者,王乐饮水思源反哺社会,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韩在玲是纳税人喜欢的税务工作者、同事敬重的好大姐、丈夫心中的好妻子、儿子深爱的好妈妈,更是公婆疼爱的好儿媳;褚立志老人义务修路,夫妇俩辛勤劳作,将原本满是碎石的道路慢慢铺平;退休工人孙国军为群众义务理发,每次理发他都很认真地对待,有的人行动不便,他就上门去服务……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3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五好家庭、五好文明家庭,74户家庭荣获自治区“最美家庭”“最美家庭标兵户”、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有市级“最美家庭”506户。

他们或孝亲敬老、传承孝道,或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或睦邻友善、积极助人……这些优秀家庭如一面面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旗帜”,在社会中激发出一股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市妇联家庭儿童部副部长张敬验说:“近年来,我市以城乡‘妇女之家’为主阵地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把寻找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等相结合,大力倡导爱国爱家、孝老爱亲、热心公益、清正廉洁、敬业奉献等理念,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向上向善。”

构建网络

深化家庭教育工作

“父母拼尽全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却忽略了家庭教育……”近日,在海勃湾区滨河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家庭教育志愿者开展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为辖区居民解答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讲座为焦虑的家长送来了一把“钥匙”。“通过讲座,我学到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孩子有效沟通和交流才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未来,我们要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家长张琼说。

为了提高我市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质量,我市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创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实施方案》,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组建了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与此同时,指导基层妇联组织和各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制定了基层家庭教育服务三年规划,并组建各基层单位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形成了由上而下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我市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83个,创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家、自治区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4家、市级家庭教育示范基地34个。通过打造这些传承优秀家风、弘扬传统文化的新阵地,让特色基地成为家庭工作“活水源”。

搭建平台

培育家庭文明风尚

“一条船在旭日下奋勇前行,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憧憬,运行着一个曲折的历程,寻找着改变中国命运的航向……”近日,海勃湾区康乐社区儿童之家里书声琅琅,“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亲子阅读主题活动正在举行。这项活动的广泛开展,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少年儿童中走深走实。

围绕家庭教育,市妇联持续开展“书香伴童年”亲子阅读活动,举办家庭读书会、亲子阅读展示大赛、“故事妈妈成长营”等,通过各种活动平台的建设,带动更多家庭认知阅读、重视阅读,以书香家庭建设推动“书香乌海”建设。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与教育等部门合力推进,共同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紧密协作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各级妇联组织把家庭工作作为创新妇联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广泛开展“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家风家教宣传月”活动,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家风家教内涵,有力推动了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和家庭教育水平再提高。

我市还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主题活动。制作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微视频,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最美家庭事迹。依托“乌海女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最美家庭故事,开展形式多样的“好家庭·好家风”巡讲活动,以“妇女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为依托,组织“最美家庭”代表深入社区、农区、学校、企业,讲好家庭故事。

“我们充分利用亲子活动平台,积极拓展儿童之家、妇女之家、妈妈家、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类妇女儿童场所功能,整合资源,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张敬验介绍。

随着持续推进家庭文明创建工作,我市将进一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和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为全市汇聚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