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2022年11月07日
10月30日,《暖心!致110国道卡点特别的感谢信》刷屏网络,感谢信来自14名前来乌达务工的少数民族农民工。他们在返乡遇到困难时,在三道坎公路通道疫情防控查验点点长于卫军的帮助下顺利返乡。14名少数民族农民工很受感动,写下了这封情深意切的感谢信,表达对于卫军和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感谢。近日,记者实地采访了于卫军,了解了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14名前来乌达参与BDO项目建设的彝族兄弟返回四川省喜德县时,车辆抵达疫情防控查验点获知阿拉善盟乌斯太静默期间,车辆无法通行。大家焦急万分时,查验点点长于卫军安抚大家情绪,了解具体情况,立即联系海南区高速执勤人员,帮助14名农民工兄弟顺利返乡。农民工兄弟非常感动,委托务工单位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君正BDO项目部致谢。
于卫军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历经区委办、区政协、滨海街道办事处等多个岗位历练,现担任乌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连续6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10月13日,他接到包联疫情防控查验点工作通知以来,第一时间下沉到查验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护着这片美丽家园。
乌达区紧邻阿拉善盟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10国道乌达段是车辆和人员进入乌达区的重要节点,也是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节点,疫情防控任务艰巨。于卫军迅速了解点位人员配置、制度建设、物资储备等情况,建立微信工作群,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要求。于卫军坚持县级领导坚守防控一线的工作原则,通过电话、微信、现场值守、监督检查等方式,随时掌握查验点工作开展情况。同时,他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开展车辆查验、核酸检测、值班值守等工作,放弃休息时间,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于卫军在我市疫情防控整体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查验点具体实际,细化工作流程,研究制定了《110国道疫情防控点执勤规范》《110国道路口检查点值班签到表》《人员岗位分组名单》《消杀记录登记》等制度措施,以制度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开展。
疫情防控查验点工作人员来自公安、卫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单位。于卫军组织成立由副点长为支部书记的临时党支部,各点位负责人配备袖标亮明身份,确保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于卫军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公告、管理规范等相关要求,通过工作会议培训、微信群部署、交接班短会等形式对上级指示、执勤规范、查验车辆等注意事项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工作人员掌握防疫政策。同时,按照相关要求,于卫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精心开展车辆通行查验工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人制度、签到制度,落实主体责任,保证查验点工作高效便民。
于卫军注重后勤保障建设,针对执勤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安装了执勤活动板房。由于执勤地点距离休息区域较远,他协调相关部门安装了一处休息板房,方便工作人员休息。他要求所有执勤人员工作全程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防护口罩、面罩等防疫物品,保证自身安全。他要求工作人员勤洗手、勤消杀,张贴完封条后必须进行消杀洗手,落实工作人员核酸“一天一检”制度,并将核酸检测结果公示至工作群,方便互相监督和检查。于卫军强化分区管理,将查验点按照污染区、缓冲区和生活区进行划分,各区域独立分隔,设置明确标识。同时,于卫军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工作人员就餐等问题,加强人文关怀,保障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干劲。
“三道坎公路通道疫情防控查验点是我市疫情防控的重要卡口,党组织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让我备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只有尽心尽责工作,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以实际行动为我市的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取得实效。”于卫军说。 (李浩)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