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梅: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底色”

鲍维

2022年11月08日

■学报告 话发展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科学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部署任务上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乌海新篇章,本报今日起开设《学报告 话发展》栏目。栏目中,记者将采访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被采访对象的视角和感受谈十年来我市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可喜成就,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工作举措,并激励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在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社区工作也是如此,凡事要以人民为中心,办实事、守民心。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探索解决新时代社区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改革发展、夯实基层基础、回应群众期盼、维护和谐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在乌达区滨海街道办事处,党的二十大代表、滨海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改梅正在会议室里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学报告、谈体会,筹划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参加党的二十大回来后,王改梅更明确了工作思路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她未做片刻休息,就迅速回到工作岗位。这些天,除了宣讲,她还多次走访巡查,详细了解并帮助解决辖区居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王改梅看来,只有了解才有发言权,只有熟悉居民才能精准服务。从事街道社区工作13年来,她坚持带领队伍入户走访,摸清居民情况,并总结出了“进千家门,访千家情,送千家暖,结千家亲”的“四千走访”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又提升为“一排、二研、三议、四督、两跟进”的为群众办实事五步工作法,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任务的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解决了小区停车难、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为基层街道的一线工作者,王改梅不仅见证了十年来基层社会治理的显著变化,同时也对报告中涉及社会治理体系的内容尤为关注。她说:“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社会治理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由人民检验。为了让更多居民参与到社会治理中,王改梅积极完善社区居民协商议事机制,通过居民自治组织,线上线下搜集协商议题,严格执行会商表决、公开表决结果、督促办理落实、公开办理结果等程序,使社区基本实现了“社区大小事,群众商量办”。

基层治理绘就幸福底色。如今,滨海街道人居环境优美、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居民生活便利。王改梅说:“扎根社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我的使命,我将带领滨海街道全体社区工作者,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出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全力干好每一项为民服务工作。”

(鲍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