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维娜
2022年11月09日
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
海区滨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看基层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文明实践,浸润人心。我市突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文化引领和实践引领,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
连日来,我市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
学原文、谈感受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
11月3日,在海勃湾区滨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几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迎着秋日暖阳,围坐在一起,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滨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王璇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大家聚精会神,边听边记,不时交流探讨学习心得,气氛十分热烈。
“作为一名志愿者,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备受鼓舞。我将认真领会报告精神,弘扬志愿精神,播种文明之花,带动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为城市贡献力量。”王璇说。
大家畅谈感受,交流学习,纷纷表示,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讲好故事 创新形式
弘扬时代新风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什么?请举手回答!”11月3日,在海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场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线下知识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答题竞赛的形式特别好,真正能让我们了解哪块没有学习到位,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参与答题的居民马艳茹说。
“各位村民大家好,新丰村乡村大喇叭开播啦。首先播放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欢迎大家收听……”上午9时10分,海区千里山镇新丰村村民杨春霞准时收听村里的广播。“每天我们都能听到广播节目,既有党的理论政策,也有其他新闻,特别方便。”杨春霞高兴地说。
“乡村大喇叭已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大阵地’、传授科技知识的‘大平台’、倡导文明新风的‘大讲堂’。”新丰村党支部书记苏莹说。
我市通过“村村响”乡村大喇叭,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系统传输可靠、覆盖全面的优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村入户,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声声入耳”。
此外,我市还创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站,通过线上每日推出一期文明实践广播内容,聚焦理论政策重点、社会活动热点、群众关注焦点等内容,向广大群众传递正能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宣讲 凝聚民心
掀起理论学习新热潮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工作目标。我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建志愿者宣讲团,通过灵活多样的“微宣讲”,解读党的“好政策”,激励引导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宣讲过程中,宣讲员首先让我们谈感受、谈变化,让我们用身边人身边事理解报告精神,特别深入人心。”海南区赛汗乌素村村民王睿在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听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后,大有收获。
“先让大家知道今天要听什么,再通过讲故事,激发听众兴趣,然后联系大家的切身实际引起共鸣,最后和大家一起讨论该做些什么。”谈起宣讲经验,海南区理论宣讲团成员张静如数家珍。
自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我市各宣讲团队以“小喇叭”“小马扎”“小板凳”“小广场”“小舞台”等为载体,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连日来,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围绕报告原文,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讲身边人、身边事,让群众唱主角,这样的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贴人心。”海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芳深有感触地说。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我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引领群众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下一步,我们还将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广泛凝聚民心共识。”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于昊田说。
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我市将坚持把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相结合、理论宣讲与联系群众相统一,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融合思想引领、道德教化、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实践平台。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