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史中思考现实

2022年11月10日

书名:《历史的微声》 作者:王笛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最好的教科书,读史知史懂史,可以扬长避短,开创未来。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的微声》,是一本关于“书”的书。除了第一部分“读书就是自我塑造”和最后一部分“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外,其余都是历史学家王笛在中英文学术杂志以及大众媒体上发表的读书评论,既是作者的阅读史,也是作者近四十年读史的观察体悟,更是作者通过对史料的大量阅读,从而引发的对现实的思考。

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奶酪与蛆虫》《屠猫记》《王氏之死》《救世》《红雨》《旧制度与大革命》《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等史学名著的详尽阅读,思考人类的历史、文明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人类发展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充分利用人类的创造,通过合作得到人类最新的科技和文明成果。

王笛是国内新文化史、微观史研究和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多年来一直倡导“民众史观”和“日常史观”。他认为,民众是历史、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因此,他特别注重研究普通民众及其日常生活,从中发现民众生活的活力、智慧和价值。“只有倾听民众的声音,才能写出一个平衡的历史。”“无数历史的微声交汇在一起,就可以变成雄伟的交响乐。”

《历史的微声》体现了作者对新文化史、微观史,从接触到深入研究直到创作的过程,传达出了他的民众史观。何为“微声”?就是来自普通百姓的声音。发现“历史的微声”,就是去倾听民众的真实声音。作者认为,历史研究应该有一个史学观的转变,即从国家叙事到民众叙事的转变,目光从上层转移到下层,由中心转移到边缘,把普通人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英雄或者精英之外的小人物的历史。他告诫人们,不能当沉默的大多数,必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微弱的。由于作者谙熟中西方两种学术体系,因此,在回望中国近代史、看待世界史和人类史时,带有一种比较的、深邃的目光,可直达问题的本质。

作为著名史学家,王笛阅读广博,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文学,他都有深入的研究,这就使得他的行文丰富而又好看。本书通过极具价值的史料考证和作者自己新颖独特的见地,解答了困惑我们的一些重大问题:英雄史观和民众史观的区别是什么?人类的文明史是怎样的?如何处理好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历史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等等。同时,作者还匠心独具,为本书精心绘制了十九幅栩栩如生的人物插图,传达出这些杰出学者的神韵和思想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探讨读书和进行学术研究的联系,向读者分享了他成为学者的方法,那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并用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回答了“没有时间读书”这样一个困扰大众的普遍问题,进而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正如他在《读书就是自我塑造》一文中所说:“读书增加了我的知识,促进了我的思考,塑造了我的人格,决定了我的思想;读书让我有独立的思想,让我有人文的关怀,让我有事业的追求。”

(转载自《西安日报》)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