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 保电网安全

——记乌海供电公司输电管理处“楷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张丽阳 王嘉越

2022年11月15日

作业时,高空线路需要紧急救援怎么办?设计一款方便携带的电动升降机,可以快速到达问题点修理;巡逻范围太广,效率不高怎么解决?采用3D建模功能制定精准自主巡检路线,远程查看图像信息,快速处理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厂区、户外设备螺丝松动问题?研制一款带电紧固螺丝装置,在不停电的情况下紧固装置上的零件……

一个个技术难题迎刃而解,一项项技术创新改善着电网运行环境,护航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这些技术成果均来自乌海供电公司输电管理处“楷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楷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现有骨干成员24名,他们多为90后、95后,有着丰富的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经验和电气专业理论知识,致力于解决供电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成立12年来,工作室始终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指导思想,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创新、革新工作,以解决生产作业实际难题为己任,为确保输电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位于产业园周边的输电线路受风沙等环境因素影响,线路表面易积累大量污垢,不仅增加了电量损耗,同时对线路稳定运行造成威胁。传统人工清扫作业方式不仅无法保证清扫质量,还有安全隐患,因此,创新工作室便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2020年,“可视导线清扫器”研发成功。该装置以电动清扫方式代替了人力清扫,作业人员仅需通过远程遥控装置或手机端,便可实时观察导线的清扫质量,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导线是否存在受损情况。此项发明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对输电线路的电动清扫,填补了中国输电线路清扫作业领域空白。

“可视导线清扫器”一经运用,周边盟市供电公司便慕名而来,积极与工作室签署推广使用协议,将该装置运用到了各自所辖线路的维护工作中,除污效果更是广获好评,推动西部电网防污治理迈上了新台阶。该发明先后荣获内蒙古电力公司质量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自治区总工会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水利电力协会创新成果三等奖、中国电力科技成果“金苹果奖”三等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从早期发明的出线飞车、多功能爬梯,到导线夜间发光警示球、带电紧固螺丝装置、多功能下线软爬梯等不断优化的带电作业工具,再到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带电水冲洗技术等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工作室在创新之路上渐入佳境,多项发明创造取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系列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令输电管理处电网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创新的高效性、工作的高效率使电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如今,“楷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作业工具电动化、智能化,为自治区西部地区的输供电事业贡献着创新力量。 (张丽阳 王嘉越)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