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宇
2022年11月16日
■学报告 话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已经立冬,但放眼乌海沃土,路边、河畔、山峰……林木挺立,枝繁叶茂,绿色已经成为乌海最美的底色。”在市林业和草原建设服务中心,董研生正在和同事们一起学报告、谈体会。
从深入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治沙造林,到“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再到甘德尔山生态综合治理三大工程以及如今的守绿护绿。作为一名治沙人,参加工作32年来,董研生一直坚守在一线,他是“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也是乌海“沙海变绿海”的见证者和建设者。
1990年,从农林技校毕业的董研生来到当时的治沙林场工作,得知单位要成立“青年治沙突击队”,他第一个报名参加,跟着大家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治沙造林,一干就是10年。之后, 董研生又主动要求参加“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再一次投身到造林一线。
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治理甘德尔山西麓。拥有丰富治沙造林经验的董研生再一次主动请缨。没树、没路、没电、没水,更没有一间房子,为了植树,他和同事春天冒着肆虐的风沙,夏天顶着酷热的太阳,徒步上下班,住在简易的帐篷里,每一餐都混着黄沙,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许多同事选择离开,而他却以坚强的意志留了下来,将满目荒芜的“沙漠”变成树木葱郁的“绿洲”。
现在,绿荫浓浓的甘德尔山西麓28654.5亩土地上有国槐、樟子松、新疆杨等乔木20余种,柠条、梭梭等沙生灌木10余种,四季玫瑰、丁香、榆叶梅等10余种,树木成活率达到95%。
近年来,我市牢牢坚守生态底线,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了海勃湾至海南城际快速通道绿化、甘德尔山沙坡花草带绿化、黄河库区大坝绿化等多项重点生态工程,形成了乌海湖西岸3000亩防护林带、东岸3万亩环湖生态系统,同时打造“五分钟休闲绿地”和“十分钟休闲圈”,让绿色“加法”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
经过多年的生态建设,我市成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了市民诗意生活的“标配”。
“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强劲脉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林业工人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擘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为全市人民播撒‘绿色福利’。”董研生说。
(王江宇)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