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市井故事
夏学军
俗话说“当事者迷”,一点没错,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只有经历过之后才知道自己走了多少弯路。
我是个急性子,干什么事情都想往前赶,可我儿子却是一个慢性子,所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快点儿”。
那天我在一家餐厅吃午饭,隔壁餐桌上是一对母子,男孩大概有八九岁,他在认真地吃着那碗牛肉面。母亲双肘放在桌子上,眼睛紧盯着男孩,眉宇间显出些许不耐烦。母亲忍不住呵斥道: “你能不能快点儿吃,要迟到啦!”男孩立即快速地往嘴里扒拉了两口面条,然后抹抹嘴说: “吃饱了,走吧!”
餐桌上的那碗面还剩下一半,浪费不说,孩子真的吃饱了吗?这对母子的对话让我想到了多年前的自己,真是如出一辙啊!我也总是催促儿子,催他起床,催他上学,催他吃饭,催他写作业,甚至连出去玩也要催催他。
那时,儿子也和这个小男孩差不多。有一次,我答应儿子去动物园玩,在我的催促下我们按时出了门。一路上,儿子看什么都稀奇,一会儿逗一逗擦肩而过的小狗,一会儿去捡一片树叶,看到摩天大楼时还非要数清到底有几层,本来20几分钟的路程,我们硬生生地走了一个钟头。我是个目的性很强的人,连逛商场都像男人那样直奔目标,所以这一路上我不停地催促他。
爱人都被我催烦了,他说:“不就是出来玩的吗?在哪儿玩不是玩,动物园只是目的地而已。”后来我也不催了,索性和他俩一起磨蹭。没想到慢下来了,却看到了更多的风景,除了看到各种动物,我们还了解了蚂蚁搬家的场面,不同树叶的纹理差异等等。
生活中,如果孩子经常遇事磨蹭,家长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提醒他。比如给他规定时间: “半个小时后出门,抓紧哦!” “吃完饭后,把大衣穿好等着我,不然等我收拾好了,我可不等你哦!” “今天吃饭时间比昨天快5分钟,表扬一次哦!”……其实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不一样,成人世界有太多的俗事缠身,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来应付这一切,而孩子的心思干净单纯,只会专注眼前的事物,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做事规律和思路。比如吃饭慢,也许是筷子用得不顺溜;穿鞋慢,也许是系鞋带对他来说还有点难度;上学路上,贪恋一路景色,那是孩子的天性。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像旋风似的,你一定会呵斥他毛毛糙糙的。假如真是孩子磨蹭,那不妨让他体验一下磨蹭的后果,这总比我们一次次催促地说“快点儿”有用得多。
大人真的不必太着急,慢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的,给他们点时间慢慢来。
也许再过十年,他们的眉宇间和你我一样充满焦虑浮躁,你会心疼的,你也一定会怀念当年那段慢时光。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