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宗镇:要提高自己的赏石水准

斯琴图

2022年11月16日

爱上了奇石收藏,便一发不可收拾。贾宗镇玩奇石已有十几年时间,在与石为伴的日子里,他不断学习,广交石友,收藏的石头越来越丰富。

近日,贾宗镇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赏石心得。

“严格来说,我并不是在收藏奇石,而是在赏玩奇石。一天工作之余,摆弄心爱的石头,不仅能消除疲劳,缓解压力,还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贾宗镇说,自己喜欢奇石时间很久了,断断续续,真正赏玩奇石是在2015年。那年,他偶然与朋友去了一趟玛瑙湖,当上午的阳光映衬得玛瑙湖底颗颗玛瑙如星星一样闪亮,他就被迷住了。那一趟,收获了很多的宝贝,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捡石之旅。

“我把捡来的石头发到一个户外活动的微信群里,向他们请教。他们也不太懂,就给我推荐了一个乌海赏石群。我进到群里,才发现乌海奇石爱好者大有人在,有很多专业的收藏家。我在这里结识了很多石友,总向他们请教,他们也都热情为我解疑释惑。”随后,贾宗镇又加入了全国各地很多奇石群。在这些群里,他可以欣赏精美的奇石作品,学习赏石知识,交流赏石心得,广交天下石友。几年下来,他对奇石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手里的石头也越来越多,品相也慢慢变好。

贾宗镇说,他主要喜欢戈壁石,尤其是阿拉善戈壁石,无论是沙漠漆、大滩玛瑙、老皮、碧玉,还是风凌石、蜡石、筋脉石、眼睛石,都让人着迷。他喜欢戈壁石绚丽的色彩、奇异的造型、优良的质地和岁月积淀下的那层温润的包浆。

谈到收藏心得,贾宗镇表示,第一,在初始阶段,要多学多看少买。初学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以偏概全,被石头的局部或某一方面所吸引,而产生强烈的购买欲,不能全面分析石头的优劣。另外,初学者到了戈壁滩就容易眼花,觉得哪块都好,一捡一大堆,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自然的搬运工。但这时候的石友,面对石头往往狂热而执拗,所以该交的学费还是得交,这就需要努力学习赏石知识,提高自己的赏石水准。等到眼力有了提高以后,才发现有赏玩价值的石头很少。一方石头的好坏,要从形、质、色、纹、韵几方面综合考量,当然不是平均的,有一方面特别突出的,别的方面不要太差就可以。第二,要努力挖掘奇石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素园石谱》的作者林有麟曾说过,石尤近于禅,这就是奇石文化价值的体现。奇石的艺术性,是对奇石拥有者综合素质的考量,从审石、立意到题名、配座,无一不是奇石艺术性的发掘和显现过程。好的赏石作品,不但能给人美的享受,还能给人艺术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第三,多去石市淘石,多去戈壁滩捡石,练就火眼金睛。奇石是一门发现的艺术,很多天价奇石最初都是在戈壁滩上捡到的,但捡石者未必都能读懂,如果被你读出了其中的韵味和奥秘,行话叫“捡漏”,那恭喜你。石圈里有地摊上很便宜入手转手几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出手的事例,并不是神话。读懂奇石,需要有审视美的眼力,有知识储备。第四,要有包容心。奇石作为天雕的艺术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难免会有磕碰损伤,或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时候如果总是求全责备,往往会与精品失之交臂,很难收到满意的石头。人无完人,何况石头呢?第五,玩石要量力而行。奇石作为大自然不可再生的艺术品,从初始就有了价值的区别,比如精品沙漠漆、葡萄玛瑙,那是石中贵族,价格动辄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也有很多石头价格亲民,很便宜就能入手,这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不能因玩石而影响正常生活。对于大收藏家来说,当然要顶级的奇石,而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只要眼力好,在便宜的地摊上也可以找到令人满意的奇石。

贾宗镇说:“我淘了很多小的造型石,并不断地积累,正在尝试用石头再现一些历史场景、神话故事,未来我希望能将自己的石头作品化,搞一次个人小品组合作品展,给大家带去美的享受。”

(斯琴图)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