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基层政协在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2022年11月18日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张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形式的全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我们要深刻把握其政治内涵、理论内涵,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重要作用,展现更大作为。

一、在学思践悟上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深刻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革命、建设、改革实现的伟大政治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政协是专事协商活动的,创建了协商议事平台,搭建起连接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使协商民主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二)在制度建设上要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县政协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盟市、旗县(市、区)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都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内涵。为把中央和自治区提出的重要要求、作出的工作安排、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乌海市政协出台《承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盟市、旗县(市、区)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工作任务的分解方案》等100项制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谋划研究,加强调查研究,细化工作措施,精心抓好落实。

(三)在基层延伸上要合力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民主大发展,基层协商是重点。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进程中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今年9月,市委印发了《关于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试行)》),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不要编制搭平台”的思路,推动政协工作重心下移、委员力量下沉、协商触角下延,搭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政协协商新平台。《意见(试行)》要求,到2023年年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政协协商基层工作室,基本形成协商主体多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规范、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新格局。政协在行政村、社区建立协商议事室,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使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相互促进、紧密配合,从而显示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

二、在履职尽责中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协商议题要突出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可以说,协商民主与民生改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求。人民政协为人民。推动民生改善,是政协协商民主的必然指向,要以民生促民主、以民主助民生。因此,在每年安排协商议题时,精心选择议题要突出人民性,在改善民生上彰显政协情怀。

(二)协商过程要体现民主性。政协协商要以“民”为主,全方位、全链条、全领域拓宽群众的参与渠道,真正把“民意账单”变成“履职清单”,让政协履职饱含暖暖的民生温度。一是线上广泛收集民意。政协要加强与主流媒体平台的合作,把协商专题放在互联网平台之上,对收集到的民意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民意热点。二是线下广泛听取民声。通过“听、看、商”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真正打通群众全过程参与政协协商民主的话语通道。

(三)协商成果要展现权威性。商以求同,协以成事。要发挥政协委员对社会问题有更深了解、分析问题更专业的优势,把承载着群众期待的共性民意,通过政协平台转化为协商成果,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让人民有序参与政治有了落脚点和实效性。

三、在凝聚共识上努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在凝聚政治共识上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与生俱来的职责任务。要加强政治思想的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的作用,组织政协委员学习市政协印发的《关于加强和促进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引导委员感悟真理、辨识真理,切实履行新时代赋予政协凝聚共识的任务。

(二)在凝聚理论共识上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凝聚共识不是无区别的强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互动式的协商讨论,是发自内心的深刻认同。要结合最新政策文件解读、时事热点播报、优质文章分享等,拓宽主题边界,丰富交流内容,增强互动时效,达到理论共识。通过集中读书学习、邀请专家导读、多层次座谈交流等,在问与答、争鸣思辨中汲取智慧、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三)在凝聚情感共识上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用好用活政协议政资源、统战资源、民意资源、文史资源,进行广泛宣传,自觉把话筒交给委员、把镜头聚焦群众、把窗口面向界别人士,讲好政协履职故事、讲好委员奉献故事。要凝聚人心,在增强团结上发挥政协优势,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多交好朋友,做到平常有联系、交心有渠道、参政有舞台、协商有保障,从而达成最有力的一致团结。

在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实践中,基层政协要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性安排和规范化形式,保障基层协商有序、有效、有力地发展,全力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整体发展。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