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关爱暖民心

——记苏海图街道“红柳轻骑队”

李浩

2022年11月21日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冬日的清晨,苏海图街道“红柳轻骑队”的队员们早早地出发了,身着红马甲、脚踩电动车,走街入户,了解民情民意,开展疫情防控、帮办代办、信息采集、入户调解等工作。“红柳轻骑队”的网格员用汗水和辛劳换来居民的赞誉,让群众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

2018年4月,苏海图街道办事处经整合成为全区管辖面积最大的办事处,辖区以矿区为主,存在着群众居住分散、老龄化程度高、路况交通差等难题。面对诸多困难,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红柳轻骑队”。

蔡春艳来自苏海图黄白茨社区,从事基层工作已有18年。黄白茨社区以矿区为主,住户多以退休矿工为主,老龄人口多,交通条件差。2020年,区委政法委为街道办事处的网格员配备了电动车,队员们的工作效率更高了。“入户走访、上门调解、信息采集都是我们的工作,只有走进群众家里,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蔡春艳说。

“红柳轻骑队”队员们日常的主要工作是入户走访,随着经常深入居民家中,他们成为许多居民的自家人。72岁的陈金柱是黄白茨社区的退休职工,2008年,他被确诊为甲状腺癌,每月千元的医药费成为他很大的负担,病痛的折磨和心理的煎熬让老人一度对生活丧失希望。队员们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主动去看望老人,给老人做家务,陪老人聊天,老人的心情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周瑞娟也是“红柳轻骑队”的一员,入户排查是她每天都要干的工作,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如最低生活保障认定、老年优待证办理等事宜。据了解,“红柳轻骑队”队员们累计行程上万公里,入户上千次,进行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等数十项工作,将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落实到基层一线,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街道”。

高龄老人津贴信息认证工作是保障高龄老人享受社会发展红利的重要工作。队员们针对辖区行动不便老人居多的现实情况,主动上门服务,为老人讲政策,耐心细致地做好高龄老人信息采集认证和审核工作。同时,队员们时刻关心老人身体情况,为老人免费进行身体检查、健康咨询和义务理发等志愿服务,向老人科普常见疾病的护理、治理,引导他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苏海图街道“红柳轻骑队”是乌达区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一个缩影。全区按照“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的原则,配齐网格长118名、网格民警37名、专职网格员199名和兼职网格员800余名,做到了“两亮三活四清五到家”,逐步实现网格“四个转变”。今年以来,全区网格员上报各类服务信息45000余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00余件,完成为民办实事2200余件。同时,乌达区广泛激发社会组织治理活力,充分整合社区公益性社会资源,规范性注册登记社会组织24个,指导建立草根类社会组织53个,精心打造了一批符合区情、具有特色的基层自治品牌。“6070和事佬”“邻里理事长”“老奶奶帮帮团”等民间组织的参与,成为市域治理的重要力量,“公益诉讼基地”“红柳轻骑队”等品牌家喻户晓,并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

(李浩)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