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可降解塑料产业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建飞

2022年11月22日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园区看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黄建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新能源、新材料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推动工业经济迭代升级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我市把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可降解塑料产业基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建设,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在内蒙古三维新材料有限公司BDO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塔吊耸立,工程车辆穿梭于各作业区,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交叉作业。尽管已经入冬,但工人们的干劲和热情依旧不减。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30亿元,总规划建设内容为90万吨/年BDO、60万吨/年PBAT、30万吨/年PTMEG、10万吨/年GBL和5万吨/年NMP、180万吨/年甲醛装置等。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预计投资43.66亿元,计划于2023年6月前完成建设,并具备投产条件。

内蒙古三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董事长姚振德介绍,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和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项目部全体员工和各参建单位齐心协力、精心组织,周密制定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严把安全质量关,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2套BDO装置土建基础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1月底设备陆续到场安装;3套甲醛装置、1套乙炔装置、1套甲醇裂解制氢装置等土建基础已完成,正在进行钢结构安装。

BDO(1,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其衍生物极具高附加价值,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化妆品、增塑剂、电子电器、汽车零配件等领域,主要用于制造THF(四氢呋喃)、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TM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GBL(γ-丁内脂)、NMP(N-甲基吡咯烷酮)等。此外,其衍生物PBAT、PBS是生物降解塑料材料,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几乎是零污染,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传统塑料替代品,能够从源头上解决“白色污染”这个世界性难题。

姚振德说:“该项目生产工艺及装备均选择业内领先的合作方,具有低能耗、高效率、低碳清洁的特点。待项目全部投产后,有望成为规模、品质、能耗、效益均领先的行业标杆。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依托乌海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有机化工、功能性高分子先进材料、电子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形成产业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低碳产业园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装载机、吊车等大型工程机械轰鸣交织,工人们按照分工进行管道防火防腐喷涂、电气仪表安装、地面平整硬化等工作。

该项目总投资约10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3×10.4万吨/年BDO装置、4×4.6万吨/年PTMEG装置、6万吨/年PBAT装置、28000标立方米/小时天然气制氢装置、3×24万吨/年甲醛装置等。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达到90亿元以上,年均利税约1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000人。

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杨书清说:“目前,项目总进度已完成95%,配管、地管铺设安装已接近尾声,各生产装置即将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2023年4月项目进行投产。项目投产后,将形成‘煤—电—乙炔—BDO—PTMEG及PBAT”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乌海可降解塑料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同在低碳产业园的市广锦新材料有限公司30万吨/年BDO—PBAT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57.7亿元,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手续办理和场平工作。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增长极。随着华恒、三维、广锦等5个总投资约560亿元的可降解塑料产业项目稳步推进,我市打造全国重要的可降解塑料产业基地未来可期。预计到2025年,全市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40%以上。届时,我市将成为拥有国内最大产能、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的可降解塑料产业基地。

“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服务融入自治区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聚焦打造全国重要的可降解塑料产业基地,持续发展壮大可降解塑料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低碳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一区四园’提质升级,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提供有力支撑。”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永飞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