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能源平沟煤矿: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企业在行动(下)

路静

2022年11月22日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看基层

绿色发展,动能澎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部署在我市企业中引发热烈反响。

本报记者 路静

高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入冬以来,咱们矿厂房平均室温24℃、水温44℃,全矿职工温暖过冬不成问题。今冬的取暖热源继续使用隔壁乌海包钢矿业公司白灰窑生产过程中尾气产生的余热。余热听起来微不足道,但每个采暖季能为企业节省足足300多万元,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利用余热取暖正是咱们矿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写照。”11月15日,乌海能源平沟煤矿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机电组组长王文明积极发言,语气中充满自豪。

“确实如此。过去,咱们矿一直使用传统的燃煤锅炉供暖,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虽然近几年改用了绿色环保的燃气锅炉来供暖,但燃气锅炉耗气量大、花费高。改为利用余热取暖后,全矿减少LNG使用量150余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800余吨,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安健环科环保负责人乔鸿旭公布的一组数据振奋人心。

投桃报李。平沟煤矿也有能帮邻居企业省钱的好东西,那就是经无害化处理的矿井疏干水,可以供周边公益林绿化灌溉,每年能节省高额的绿化用水费用。

矿井疏干水的综合利用不止于此。今年夏天,平沟煤矿完成绿化灌溉系统改造工程,把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矿井疏干水用于渣堆绿化和厂区绿化,花草长势旺盛。

矿井疏干水是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因地层构造涌出的废水,一直被视为水害加以预防和治理。平沟煤矿念好“用水经”,不仅防止了水资源流失、避免环境污染,还减少了外部取水依赖,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也是煤炭企业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将高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平沟煤矿矿长邢永亮信心满怀地说。

记者手记:

推进产业转型 推动绿色发展

厂矿车间内,一线职工铆足干劲忙生产;各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全力以赴搞建设;班前会变成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会;党员职工变身宣讲员,带头领学党的二十大精神……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企业发现,所到之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澎湃涌动,基层职工正在用实干奏响发展最强音。

“立足岗位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做精做强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统筹推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发展与新能源开发相适应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共同打造具有乌海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各企业职工代表的发言中,“绿色发展”成为高频词汇,贯穿始终。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部署。奋战在产业转型发展一线的企业家,对于“绿色发展”的感受尤其深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无疑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型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企业转型信心,引起企业共鸣。

近年来,我市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发展成效催人奋进。我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禁止引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项目;抢抓“双碳”战略机遇,精准招商,大干快上,总投资超千亿元的重点项目稳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正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市降低能源消耗、打造现代能源经济的突破口,产业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党的二十大描绘的新蓝图鼓舞人心。当下,我市产业转型全面起势,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市将谋划新篇踔厉前行,奋起推动绿色转型,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