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心理调适,守护“心灵绿码”

2022年11月22日

如何保持平和心态?

接纳负性情绪。认识到出现负性情绪是正常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自责,也不指责和抱怨他人。

学习放松技巧。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音乐放松和正念冥想等。

用好社会支持系统。多与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缓不良情绪,也要帮助家人或朋友处理不良情绪,做到自助与助人。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关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绪状态,如果负性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到正常生活,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心理紧张影响睡眠怎么办?

避免熬夜,适量锻炼,保证身心健康。

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训练等方式,降低身心焦虑水平。

睡前不要过分关注疫情相关信息,以免影响睡眠质量;睡前用热水泡脚。

如何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防护?

家长应与儿童一起保持规律作息,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习、锻炼、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用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如绘画),帮助孩子理解病毒、生病等概念。

家长减少负面情绪,增加亲子良性互动,与孩子共同营造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

如何帮助老年人做好心理防护?

保持老人以往的作息规律,防止白天睡眠过久导致夜晚失眠、焦虑。

家人及照料者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及心理变化,保障老人的文娱生活,舒缓焦躁等不良情绪。

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做好防护,减少恐慌。感到无法承受压力时,可以适时向家人和朋友倾诉自己的心情,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合理安排工作,避免熬夜,保证必要休息时间,尽量避免疲劳作战。

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乌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乌海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