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维娜
2022年11月23日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期,我市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宣讲形式,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把会议精神送到了群众家门口、百姓心坎里,让文明实践扎根基层、遍地开花。
近日,市文明办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会,邀请市委讲师团成员对先进典型宣讲队、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和文明单位代表进行了指导。“能成为先进典型宣讲队的一员,我心情特别激动,同时也感觉到一种使命,结合自己的事迹,一定要深入群众,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宣传到群众当中去。”先进典型宣讲队成员王煊森说。
连日来,我市以“全覆盖”为目标,推动理论宣讲遍地开花。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动员,由领导干部示范带头,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地,开展集中专题宣讲,推动基层宣讲全面铺开、遍地开花,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到工作全过程、体现在工作各方面,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实见效。
同时,我市以“接地气”为入口,有效提升理论宣讲实效。依托“百姓名嘴”宣讲队,发挥乡贤能人、乡土人才等的带动作用,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群众需求相结合,以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将理论宣讲搬出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村民院落等地,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运用“百姓话”讲述“百姓事”,借助“微宣讲”凸显“大作用”,将“书面语”变为“家常话”,用“短平快”的宣讲取代“长篇大论”的说教,用群众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的“拉家常、聊天式”宣讲,从小切口切入,以“典型人物+经典故事+群众互动”等新模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鲜活的例子、在朴实的语言中、亲切的互动中,让理论更鲜活、更生动,有效提升理论宣讲效果。
“竹板一声响连天,居民朋友听我言。银发宣讲员走向前,党的二十大精神来宣传……”近日,在海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林荫街道文艺志愿者们正在彩排说唱快板《再创祖国新辉煌》。文艺志愿者王文娥说:“这些天我们在加紧排练,然后要走进公园广场演出,把党的精神融合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里,让大家听得高兴,心里也记得清楚。”
我市还依托各级文艺志愿服务队伍,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文艺创作中,通过文艺展演活动,用特有的艺术表演,欢快明朗的节奏、优美的歌舞、朗朗上口的快板、激情饱满的诗歌、幽默诙谐的小品,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同时,文艺志愿者还开展以书写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为主题的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以书言志、以画寄情,充分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真挚热爱和无限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让大家在书画交流中感受爱党爱国之情,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群众、深入人心。
(段维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