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塞翁思维”

2022年11月23日

■市井故事

王国梁

父亲突然生病住院,一家人都非常担忧。我们围着父亲,不停地安慰他。他却笑呵呵地说:“你们不用安慰我,我觉得这次住院是好事!”

父亲见我们疑惑,解释说:“这次住院给我提了个醒:年龄大了,该把身体当回事了!以前我总以为自己还不老,很烦你张叔那套养生经之类的,吃个饭都那么多讲究。这次才知道,人老了就该方方面面都注意。所以呢,生病住院是好事!”

这是父亲一贯的思维方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父亲当过代课教师,他很喜欢“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从中学到了辩证思维,多年里形成了“塞翁思维”。

父亲总是能从坏事中发现积极因素。记得多年前,我们家种苹果,五年之后,苹果园初具规模,结了满园的果实,一家人美滋滋地憧憬着大丰收。万万没料到,一场大冰雹突然而至,果园里的果子被砸了不少。母亲看着满地未长成的青苹果,心疼得大哭起来。父亲却说:“遭了冰雹未必是坏事!”母亲气呼呼地说:“你瞧树上还有几个果子?果树被雹子砸成这样,还不是坏事?!”父亲慢悠悠地说:“三邻五乡都遭冰雹了,苹果的收成好不了,说不定到了秋天还能卖个大价钱。”那个年代,农产品一般都是本地自产自销,很少有外来货。到了秋天,大家收获的苹果少了。物以稀为贵,苹果的价钱果真高了。那年,我们的收入还算不错。

父亲这个人,看问题喜欢往前看一步,任何事都不只看表面现象,而是深入考虑一下事情可能的发展状况,所以他总能做到宠辱不惊、得失淡然。除了从坏事中发现积极因素之外,他还善于冷静思考,不会被好事冲昏了头脑。记得那年我们种了不少大蒜,赶上那年大蒜的价格特别高,我们的收入比往年高了两倍。母亲欢天喜地,筹划着明年再多种一亩地的大蒜。父亲却摇摇头说:“今年大蒜价格这么高,未必是好事。大蒜价格高,明年种的人肯定就多了,到时候价格就会跌得厉害。咱们可不能扩大规模。”果然被父亲说中了,第二年的大蒜价格跌到谷底。

父亲的“塞翁思维”,体现在方方面面。我第一年高考落榜,心里特别难受。父亲却说:“落榜了不一定是坏事!人这辈子,谁不受点打击?你如果能从失败中走出来,就是真正的胜利者了。禁得住打击的人,以后遇上啥事都能扛住。”父亲说得没错,经过了落榜的打击,我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大学。

参加工作之后,单位就我一个大学生,像大熊猫一样受重视,刚上班的我踏实肯干,领导每次开会都表扬我,我有些飘飘然了。回家后,眉飞色舞地跟父亲说起领导如何高看我一眼。父亲却很冷静地说:“这不一定是好事。首先,枪打出头鸟,这样很容易招来别人的敌意。其次,刚起步应该低调,以后慢慢让别人认可你,你这样一开始就给人太高期待,以后稍稍有失误别人就会对你失望。”我那时候年轻,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谁知不久后,我就在职场上吃了亏,那时才开始佩服父亲的“塞翁思维”。

后来的日子,我受父亲“塞翁思维”的影响,也学着辩证地看问题。从坏事中发现积极因素,遇到好事也要有忧患意识。这种思维方式,让我变得乐观、冷静和淡定。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