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

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赵永刚

2022年11月28日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强力整治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市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政治监督台账和监督工作清单,制定了《乌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监督执纪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具体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出台了《关于规范政商交往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开列9条正面清单和9条负面清单,通过正面引导与负面约束相结合,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厘清政商交往界线。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市纪委监委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关于受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公告》,广泛发动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重点监督岗”,在市级重点项目中聘请监督员,在教育系统聘请师德师风社会监督员,在医疗卫生领域聘请“小纪说医”群众监督员,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依托“乌海市纪委监委智慧监督平台”开发“码上监督”功能,为全市78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34所医疗卫生机构和390个服务窗口分别制作专属监督二维码,实行“一校一码”“一窗一码”,发动群众通过手机扫码进行监督,目前已受理群众举报、咨询53件,办结51件。推动上线“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掌上提、平台在线转、部门及时办”,目前平台已登记注册民营企业6778家,宣传惠企政策227条,解决企业反映诉求47条。

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着力提升监督工作质效,运用专项检查、督查督办、明察暗访、模拟办事、走访座谈等多种监督方式方法,对行政审批、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等惠企便民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坚决整治“推、拖、等、靠、躲”等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发展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作风顽疾,以监督实效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赵永刚)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