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维娜
2022年11月28日
乡村干净整洁,游客络绎不绝,村民忙碌不停,一片欢声笑语……这是乌达区乌兰淖尔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建设环境优美、农户富裕、乡风文明的新农区为目标,坚持走“党建+农旅”之路,不断探索党建促扶贫路子,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走进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一排排整齐的小木屋映入眼帘,每个木屋前摆放着刚采摘的新鲜蔬果正待销售。今年,乌兰淖尔镇投资54万元,对泽园新村第二居民小组马堡店沿线1.5公里的果蔬售卖摊位进行改造,打造22个“红色连心屋”。改造项目融入大漠湖镇特色主题元素,增设指示标引、景观小品等配套设施,成为一条果蔬采摘的亮丽风景线。
记者在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桂芳农家乐看到,小院环境干净整洁,屋里的桌椅摆放整齐,几名居民正在厨房内忙着做饭,谈笑风生,一派悠闲自在的农家生活景象。
“现在我们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开了农家乐,一年下来的收入比过去在外打零工多,日子越过越红火。”泽园新村居民吴桂芳说。
农户朱瑞霞接过话说:“这两年政府的政策特别好,村里环境变好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日子过得有奔头!”
近年来,乌兰淖尔镇立足资源优势,持续推动农旅项目建设,重点打造“红色连心屋”“杏花巷”项目,培育出集生态观光游、休闲采摘游、农家小院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成功带动30余户农户增收,村民自觉加入农业产销一体化组织,形成“党组织引领带动,老百姓全力跟进”的良好发展氛围。
乡村振兴,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一环。近年来,乌兰淖尔镇深入推进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区道路、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区能源供应、垃圾污水治理等,实现农区水、电、路、网、物流等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截至今年10月,建成农区饮水工程5处,铺设输水管道9.7公里,改造灌溉面积833公顷,完成户厕改造402户。
乌兰淖尔镇通过整合农区山、水、湖、沙、田等自然资源,利用地域优势培育合作社1家,创办农家乐18家。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引入投资方改造废弃校舍,建成“沙行悟语”“玩沙”主题民宿,面向沙漠越野爱好者提供住宿、餐饮、培训、机动车修理等服务;同时由村集体经济公司牵头,利用农户闲置房屋等资源开办乡村民宿,推出务农体验、休闲采摘等服务项目,让游客从“留不住”到“留下来”。
2022年,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上半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旅游收入510万元,带动200户农户的农副产品销售,每户增收1.4万元,农旅事业欣欣向荣。 (段维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