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9日
张宝桥
李建军是我的良师益友。
四十年前偶然相遇,因诗结缘,始终相处甚笃,不厌往来。建军视诗为至爱,说他嗜诗如命一点不过。四十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世事无论多少变幻,生命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丝毫没有影响干扰他的诗心和诗情。一如既往痴迷,不懈苦苦求索。
力争在诗的王国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构建一种独立的话语。为此,他付出放下了许多,也得了自己想要的。认真阅读这部《群山明亮》诗集,便可以明晓建军的全部得失与人生阅历。
你是冬天的树/不生长绿叶只生长哲理《冬天的树》。
我们共同以诗为友,但在诗歌的认知与创作上,我只能选择一个自己的角度,望其项背,渐渐靠近和欣赏。时远时近的感觉,是我最想保持的缺憾与完美。一次不期地面对与交谈,会令彼此备感贴心。
我们初次相遇/我们久别重逢《三个》。
历久弥新的那种确定和感动,不限于时空的那种神交与默契,是旁观者无缘体验的。
我对建军当然包括他不断出奇出彩的诗作,常产生一种老旧如新,主客同体,时空相融,诗与人合一的意象。建军即诗,诗即建军。诗里流淌着诗人的血液和思想,超越了其本身的表象尤其是性格:让长大的词语裸体出世/不要盛装/不要油彩的修饰《朗诵者》。
满园桃花/点不亮一个孤独的人……那么灿烂的火/会把爱情烧成灰烬/用桃花取暖的人最知道桃花的冷《二十八朵桃花》。
当面不好说的诗里都有,绝对可以有。
诗里的建军率真阳光,一览无余,决无生活中的满脸沉默、含蓄。也许,正是这种思想与性格的明显对立和反差,才使建军不愧是建军,建军的诗不愧是建军的诗,只能是建军的诗:有些话不能说/有些话多余/我们都是心里有闪电的人《交换闪电》。
境由心生,境随心转。
建军的诗永远明媚,住满了无数个小太阳:让我们都成为太阳吧/向世界炫耀我们本来就耀眼的…… 《青春期》。
建军的诗永远都天蓝地阔,风轻云舒,鸟语花香:天空是用来画风景的/石头都有着闲云的命运《水流石》。
一个日子要长大/ 一棵树比一朵云更需要天空……
最初的光芒来自一粒种子的心《生日辞》。
开始是一朵花在呼喊/然后又有两朵呼喊/最后所有的花都在呼喊……我也想呼喊《花朵的呼喊》。
故乡,被母亲带到很远的地方/这个词被镶嵌在记忆里/即使抠得手指流血……这个词现在已经不属于我《故乡》。
一条丢失了水的河/它仍然是一条河/总有一些事物在流/时光 风 记忆/我们把它称/河流是因为水吗《丢失了水的河流》。
偶尔出现一些无奈忧伤纠结或沉重,也被他由衷的感动和美妙的诗句释放了。可见诗人的胸怀多么博大开阔,内心安放了多少灵气、理性和慈悲。
建军的那双大眼睛足以装进世上所有的真善美。
相由心生。如若不信,请去一睹诗人尊容,你一定会被其内敛的魅力所吸引,会毫不犹豫地更加热爱和追慕李建军及他的诗。每一首诗里甚至每一句,都有诗人喜怒哀乐的面相和平时深藏不露的思想情感。你想见的就是你想见的,你想要的就是你想要的。见贤思齐。如能有缘走近李建军进而步入他的内心世界,你离想要的自己也不远了。
只要想起母亲/我就还是个孩子/只要有明月照耀/我就仍然是个孩子《明月照耀》。
建军活得越来越天真纯粹,诗境也由此越来越纯净。诗人的他活出了一束光,而每一句诗,犹如颤跳的光线和光斑,让我们周身温暖通畅。
作为一位诗人,一位不断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的诗人,建军不可能满足现状。始终都在苦心修炼升华自己,博览群书,读生活读社会读大自然,是他日出日落的必然作为。尤其近年来的诗,令诗界同道刮目。许多诗粉言诗必言李建军,并由此开始喜欢上诗,此乃不唯诗人之荣耀,更是乌海诗坛之幸事也。
建军的诗,近年来还不断遭受“圈外”众多者关注和热捧。朋友的筵席以及前不久其女儿的婚宴,因为建军的诗而光彩夺目、广为传颂,成为人们竖起拇指的婚庆经典。
就有诗粉问,李建军的诗到底有多好?
我说,真好!
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怎么说恐怕也说不好。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