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苏如娜

2023年01月04日

■两会热点

两会期间,“民生”成为代表和委员热议的焦点,他们纷纷围绕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惠民生、暖民心的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乌海’,在我看来这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好病、少花钱、少跑腿。”市政协委员孙金莲说。

这一目标如何实现?孙金莲建议,在“看好病”方面,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对全市各级各类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准确定位,实现错位发展。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医疗卫生“软件+硬件”双提升。在“少花钱”方面,要规范医保目录管理,扩大医保支付范围,确保患者及时用上救命、救急药品。要强力推进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要加强医保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在“少跑腿”方面,全市各卫生健康部门要持续改善医疗服务,通过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丰富诊疗服务预约方式,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实现科室信息共享,优化入院出院流程,加强患者用药服务等方式,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方便群众就医。

作为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市人大代表刘玉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市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刘玉认为,应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逐步完善医院、菜市场、购物中心、维修点、图书文化馆、幼儿托管以及休闲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商家增加“一店多能”“配送上门”服务,给居家消费带来更多便利。

“要更加照顾特殊群体,做好老年消费配供等服务,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和面对面人工服务,提高便民服务的‘温度’。”刘玉表示,另外还要引导品牌企业入驻下沉社区,开设网红店、微店,发展运动健身、休闲娱乐、文创旅游等商业新业态。 (苏如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