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9日
乌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关于表彰第六届乌海市道德模范和 2022年度“乌海身边好人”的决定
(2022年8月24日)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弘扬道德模范精神,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涌现出一大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典型性示范性强的先进模范,成为引领社会向上向善的旗帜。
为充分展示全市思想道德建设丰硕成果和人民群众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市文明委决定,授予邢志强等19名个人(集体)第六届乌海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授予刘瑾等50人2022年度“乌海身边好人”荣誉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始终做道德的践行者、精神的引领者、时代的奋斗者,为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各区各部门要广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们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营造崇尚关爱模范的浓厚氛围,着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力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奋力谱写乌海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助人为乐类
田玉保 乌海市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居民。他坚持做公益十年之久,带着自购的放映设备,辗转于海勃湾区各社区、敬老院、小广场等处,义务放映电影,将快乐带到老百姓身边。他还是个热心人,邻居叫他去帮忙,他总是随叫随到,每次都会拎着工具齐全的箱子,帮大家接电线、装灯泡、生炉子、安烟囱。疫情期间,他主动投身志愿者队伍,并要求到最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对进出物资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测体温、消毒。正值冬天,长期在室外值班站岗,很多时候工作人员都冻得手握不住笔,但是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退缩。
王煊森 乌海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养护中心养护科科员。他是一名80后退役军人,带动身边30余人成立了“红色力量”志愿服务队,开展应急抢险、紧急救援、医疗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还利用职业特长,带领伙伴与海南公路段开展“我做一天养路工”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雷蒙公益》栏目组的关注。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而来,他第一时间主动联系社区报名参加防控工作。2021年10月,他参加我市驰援额济纳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身为一名退役军人及乌海民兵,他义不容辞地请战,到达额济纳旗后立即开展工作。
杨士祺 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西来峰分公司消防队消防员。他是一名有12年工作经验的职业消防员,有近11年的沙漠越野经历,擅长现场应急救护,山地、沙漠救援,应急救护培训等。他放弃休息时间,深入到社区、警营、学校、企业等处,培训持证应急救护员1万余人,普及应急救护员6万余人,学员中9人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挽救12条生命。他作为一名自治区四星级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5921小时。2018年开始帮助残疾少年门某某,多方寻找沟通给予孩子日常免费康复治疗。2020年春节期间开始投入到战疫工作,连续多天穿戴厚重的防护服完成消杀作业。
吴飞云鹏 乌海供电公司乌达供电分公司安全专责。他作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总是冲锋在前,主动为同事替班、加班加点地工作。他自愿帮助困境儿童长达8年,只为点亮孩子的求学路。2013年他认识了小星序,先后多次到家里看望并送去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和妻子平日里十分节俭,连新衣都很少购买。2020年2月,在我市出现首例新冠确诊病例后,他主动请缨,志愿参加了海勃湾区防疫消杀队并担任小组长,对确诊患者居住地进行防疫消杀,累计参加消杀14天,共计18个小区200余栋楼1000余个单元。
袁沛耀 中国曲艺家协会、内蒙古曲艺家协会、乌海市曲艺家协会三级会员。自2010年加入市曲协志愿服务队以来,他积极投身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到基层一线采风。由于条件有限,他只能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居民小区、田间地头、工矿企业,处处都留下他的身影。他先后以道德模范、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为题材,创作并表演了《见义勇为赞王强》《最美乡村》《唠家常》等十余件优秀作品。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中国曲艺界撸板呱嘴“第一人”,他始终坚持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为千家万户送去欢乐,丰富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见义勇为类
乌海市公路养护中心海勃湾分中心综合道班张金库、史海河、张虎、韩飞、毛林伟、于金燕、祁胜7人集体 综合道班共有7名职工,平均年龄40岁,多次救人于危难之中:2019年7月救下因疲劳驾驶致使翻车的车主;2020年7月在泄洪路面救助一辆出租车里的4名乘客和油罐车;2020年8月,职工常耀飞救助突发心脏病的车主;2021年8月,救援被汹涌的洪水困在路中间的两辆重载货车;连续两年参加义务献血,共计献血4800cc。
王大军 乌海超高压供电局输电管理处带电作业班班长。他是一名退役军人,经常带领团队突破技术难题,累计开展153次带电作业,用更少的停电时间换取更多的经济增长空间。2021年7月3日晚,他工作结束返程途中,发现滨河新区世纪大道旁有一辆小轿车侧翻。由于车门受损无法打开,受伤的老人和孩子被困车内,情况万分危急。他迅速安排班组人员分工施救,打开车门、救出伤员、拖拽车辆,将一家4口成功救出。
李海春 乌海市第十八中学教师。他从教20余年,默默耕耘,对学生富有爱心给予关怀。同时,他也是一名热心群众。2020年5月8日,他下班从海南回乌达的路上,遇到一辆侧翻倒在大桥护栏装满煤炭的重型四桥车,车内的司机因腿部被压无法动弹,李老师拦下一名快递小哥,两人合力将人救出。2021年4月22日晚上,在铅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车与一辆皮卡相撞,车上四人被困,李海春对其进行施救并安慰受伤人员,待受伤人员被120送往医院后,默默离开了现场。
诚实守信类
王雄 内蒙古塞星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他成立蓝天粮油批发部,2008年供货厂家因拆迁而无法经营,在没有任何凭证和手续的情况下,他一分不差地偿还了84万元货款。2009年注册成立内蒙古塞星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他始终以诚实为立身之本、守信为经营原则,从未让一袋不合格的米面、一滴质量不过关的食用油流入市场,多次获得诚信企业和文明诚信商户证书。“塞星”品牌被授予“乌海老字号”称号,陆续被认定为自治区龙头企业、油脂储备企业、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应急储备粮重点企业、粮食应急储运企业;产品获得中国名特优商品认定及“内蒙古好粮油”称号。
邢志强 国家税务总局乌海市税务局稽查局四级主办。他从事税收工作30多年,常年在外办案,近三年每年平均在外达9个多月,各种病痛缠身,依然奋斗在稽查一线。在稽查工作29年间,破获重大案件近百起。他所参与的9·17重大发票虚开违法案件,是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涉嫌金额最大、涉案嫌疑人最多、犯罪链条最长的涉嫌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违法犯罪案件。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经常被派往国家各部门联合举行的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动,他用实际行动助力诚信体系建设。
蔡金在 乌海市乌达区民乐金店经理。2003年1月1日民乐金店成立以来,一贯奉行“以质量立足,以服务取胜,消费者至上”的经营理念,货源都是选择知名品牌首饰,件件都经过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严格检测并配有检验合格证,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明白的诚信经营。荣获市消费者协会“诚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诚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明诚信工商户”“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以及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诚信商户”等称号。
王彩荣 内蒙古广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30多年来,她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以诚信铸企,创立“不停产、不减员、不降薪、不欠薪”的“四不”办企原则。1990年,王彩荣在6名师傅联名推荐下承包了第一处煤矿,300多名工人提出工资必须日结的要求,她没有犹豫,开创了给煤矿职工发“日薪”的先例。2013年至2016年,因煤炭市场不景气,很多企业都面临倒闭,发放员工工资成为问题。在三年多时间里,她抵押变卖个人财产用来发放职工工资,兑现向职工和社会许下的“四不”承诺。她还热心公益回馈社会,捐资助学、防灾救灾、扶贫帮困、抗击疫情等社会公益事业中捐资捐款近亿元。
敬业奉献类
董永胜 乌海市海勃湾区海北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曾经是下岗职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他想为社会作贡献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退休后,他主动在街道和社区做起了义务宣讲工作,让党的声音飞人寻常百姓家。7年来,他不惧艰难、不计个人得失,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没有忘记自己宣讲人的身份,足迹遍布全市各个部门及军营、企业、学校、社区,累计开展宣讲活动1100多次,受益人群11.38万多人次。
李嘉琦 乌海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他先后参与侦破命案29起,直接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61人,参与破获贩毒案件53起,缴获毒品8100余克。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以来,他带领分局扫黑办全体侦查员共破获涉恶类刑事案件6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5名。2020年3月,他担任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深化放管服改革 ,出台多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目标,获得辖区众多店铺企业一致好评。
廖其涛 乌海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入伍18年来始终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累计参与各类火灾扑救和社会救援、救助200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436人,疏散被困人员783人,抢救财产价值9000余万元,成功处置商厦火灾、油罐爆炸火灾、甲醇罐车泄漏等急难险重的灾害事故。他共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被内蒙古消防救援总队授予训练标兵荣誉称号,获得部局优秀基层指挥员,被公安部评为优秀基层指挥员,多次受到自治区、我市等各级政府部门嘉奖,并获得市级五一劳动奖章。
李昕泽 乌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乌达交警大队秩序警务辅助人员。作为一名退役士兵,他从事交通管理工作十余年,经过多岗位历练,始终秉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他热爱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组织校园“小交警”培训、“一盔一带”普法宣传教育等活动。他立足工作岗位,热心服务群众,多次帮助群众找回丢失的物品,帮助老人识别诈骗信息。他坚守初心使命,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打造出模范试点警务工作站。
苏存丽 乌海市海南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她秉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从事医疗工作十几年来,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患儿就诊,就随叫随到,从来没休过一个安静的节假日。她始终保持着“仁心是基本,技术是关键”的工作态度,面对儿科疾病的复杂性,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组织救治了重症肺炎合并心衰、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暴发性心肌炎等危重病人数百例,开展对口支援基层儿科技术30余次,义诊培训咨询数千人,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孝老爱亲类
孙正强 国家能源乌海能源天荣公司经营管理科业务员。他为了照顾因患脑梗半身不遂的母亲,毅然将母亲从甘肃接到了乌海,并在单位申请了一间宿舍安置母亲,工作、尽孝两不误。一岁半的女儿需要照顾,生病的老人更需要陪护,他的工作和生活变得异常忙碌。他和妻子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先伺候母亲穿衣洗漱,再开车去10公里外的市区接送孩子上学。一日三餐、康复锻炼,这一坚持就是5年多。由于照顾精心,母亲的康复情况出现了惊人的逆转,从生活不能自理到逐渐可以脱离病床拄着双拐锻炼。
祖腾 乌海市路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综放队从事超前维护工。他1992年从部队转业,几经打拼,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母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疾病,夫妻俩卖房为母亲治病。母亲病情稳定后,父亲又突发脑出血,手术费和ICU费用让这个家庭又背上了巨额债务。夫妻俩再一次变卖新房用于还债。接着妻子又被查出宫颈癌,他再一次毅然决然地倾其所有。如今,一家三口租住在2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内,逼仄的空间丝毫不影响一个家庭应有的温度。他用最豁达的胸襟为我们诠释了生活的意义,用最无畏的担当为我们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楷模。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