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篇章

——我市扎实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刘洋

2023年01月10日

■2022精彩答卷

“对我们坐轮椅的人来说,一层小小的台阶就是一个大障碍。以前出门太难了,虽然家住一楼,但因为门口有台阶,每次外出都需家人搀扶,现在有了无障碍坡道、安全扶手,非常方便,随时可以出去逛逛,心情也变好了。”张雷平对自家门前改造完成的无障碍坡道特别满意。

张雷平居住在海勃湾区滨河花园,由于一次意外造成肢体一级残疾。市残联了解他的实际情况后,将他纳入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名单,按照属地管理、辖区内改造的原则,由海勃湾区残联组织工作人员摸底、入户评估,并为他量身定制了无障碍改造方案。

“真没想到,不花一分钱,家中就有了定制的活动浴凳、防滑垫、坐便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日常生活更安全了。楼门口还装上了长扶手,对他锻炼行走很有帮助,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减轻了日常生活及出行困难,真是太好了。”张雷平父母对家中的无障碍改造称赞不已。

近年来,市残联致力于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切实提升残疾人的权益保障,全力推进精准康复、就业创业、社会保障、辅具适配等方面工作。

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和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去年以来,市残联拨付了133.49万元为143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训练救助,下拨25.78万元为1077名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努力实现“应签尽签”。去年7月,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有了新的阵地,进一步实现了医护技资源共享,康复治疗设施共用。

充分开展残疾人就业招聘。去年以来,市残联组织开展了9场线上、线下招聘,帮助4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为13名残疾高校毕业生提供了针对性就业服务,拨付各区残联共43.5万元职业技能培训资金,通过深入走访用人单位,拨付三家企业10万元奖励其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我市将承办第六届内蒙古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市残联目前正在落实各项筹备工作,为残疾人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身技能和风采的舞台。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去年以来,市残联为学前教育机构补贴3.3万元,为生活困难残疾人子女、残疾大学生、残疾儿童补贴16万元,联合市教育局、市卫健委成立了全市各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同时拨付三区残联13.9万元,为92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购买了居家托养服务。

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去年以来,市残联已为900余名残疾人适配补贴各类辅助器具1100余件,补贴资金80余万元,为30名残疾人适配了假肢矫形器,在三区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方式创新开展辅助器具社区免费租赁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设有11处康复辅具免费租赁服务站,累计提供轮椅、腋拐、助行器等辅具免费租赁服务300人次。

推进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市残联通过开展入户摸底调查,制定改造方案,确定改造项目和改造标准,对已完成改造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实地查看无障碍设施改造情况,确保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严格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做好归档整理,确保档案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截至目前,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已完成改造359户。

接下来,市残联将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水平,着力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刘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