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宝山:我与铝塑板雕刻画互相成就

张靖爽

2023年01月10日

谷宝山近照。

■“两个打造”·乌海文化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乌海,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

作为一座移民城市,黄河文化、书法文化、赏石文化等在这里风云际会,沉淀且绽放出熠熠生辉的“本土文化”。

厚重的文化土壤也孕育出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在他们中间,有书法家,有画家,有作家,有舞蹈家,有摄影家,有曲艺家,有工艺美术大师……他们造诣精深,成就斐然,是专业上的佼佼者,也是城市文化的引领者。

见贤思齐,为了向榜样学习,本报推出“乌海文化人”系列访谈,以专访的形式走进文化人物的华彩人生,去努力探寻他们执着向上、砥砺前行的人生轨迹,近距离倾听和深层次挖掘他们生命中的闪光点,借此给人以启迪,激发出催人奋进、永不言败的正能量!

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一幢幢气势恢宏的建筑,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动物……这一幅幅或大气恢宏,或静谧幽然,或敏感细腻的铝塑板画,均出自“60后”民间艺术画家谷宝山之手。

说起铝塑板雕刻画,可能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听说过木雕、石雕、根雕,偏偏就没听说过铝塑板雕刻画。

铝塑板,又称铝塑复合板,是一种新型装饰材料,自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从德国引进我国后,便以其经济性、可选色彩的多样性、优良的加工性能、绝佳的防火性,迅速受到人们的青睐。铝塑复合板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能,决定了其广泛用途:可以用于大楼外墙、帷幕墙板、旧楼改造翻新,室内墙壁及天花板装修,广告招牌、展示台架、净化防尘工程,以及最具艺术性的用途——雕刻。

据了解,目前,国内相关从业者寥寥无几,而谷宝山却自创了一种“铝塑板画”技艺,其具有中国工笔画遒劲流畅的线条,且黑白两色形成强烈反差。

播种 耕耘

谷宝山,出生于1966年,外表憨厚柔和,眼神清澈坚毅。

儿时的他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小时候,不管走在哪儿,只要看到好看的画、漂亮的事物,我都会画下来。”谷宝山说。那时候,地面和墙面是他的画本,石头、树枝就是他的画笔。

“上小学后,我是班里画得最好的学生,不仅美术老师每节课都夸奖我,其他班的老师也经常让我帮忙出板报、画展板。那时候,我可是学校里的小‘红人’。”谷宝山告诉记者,老师的鼓励让他对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14岁时,谷宝山有幸拜入达赖老师门下学习油画。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受美术教育。老师专业的教学颠覆了我对绘画原本的认知,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绘画还有这么多门道。也正是达赖老师的教学让我更加喜欢绘画,不,应该是爱上!”谷宝山激动地说,“我从素描开始学起,经过了严格的造型、写生训练,从构图、线描、着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反复尝试、不断修改,才算入了绘画的门槛。老师见我基本技巧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教我油画。”

谷宝山接触油画后发觉,那是一个相当神奇的画种,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在画上添两笔,这也赋予了作品更多可能。渐渐地,他开始对油画着迷,也更加刻苦练习。“这孩子,有天赋还刻苦,是个好苗子。”老师经常这样夸赞他。

1986年,谷宝山偶然看到一则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招生信息,便立即报了名。

“上课的所有花销都要自付,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好在当时父母很支持我。”谷宝山告诉记者,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他一边学习绘画,一边兼职挣钱,日子虽辛苦又单调,可自己却乐在其中。

谷宝山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后选择了国画,师从齐聿山先生。

“回想起那段日子,至今我都觉得十分美好。一有空闲时间就拿起画笔,反复琢磨老师强调的绘画要点,再将它付诸纸上。如果画得很成功,就能令我高兴很久。”谷宝山笑眯眯地说,不知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真的天赋使然,他在国画和油画这两个领域开始崭露头角,国画作品《瀑布》曾刊登在《青年文摘》杂志上,并获得全国商业职工大赛优秀奖。

创新 收获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谷宝山接触到了铝塑板雕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谷宝山在给人做广告牌时,一块铝塑板掉了下来,上面出现了划痕。有了划痕的铝塑板只能作废,他便在上面用铅笔勾画了几朵荷花,然后用铁钉一点点地刮刻成形。留有刮痕的荷花,手感凹凹凸凸,线条既有工笔之美,画面又不失写意之气,这一“意外收获”让谷宝山兴奋不已。

接下来的几天,谷宝山又试着刻了几幅,结果一幅比一幅好。

在此后的创作中,他废寝忘食,雕刻大大小小的铝塑板无数。很快,他就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铝塑板画的雕刻技法,刀法刚劲,线条硬朗,神韵飞扬,极具张力,给人一种另类的艺术享受。

能刻出如此栩栩如生的作品,除了谷宝山熟练的刀功外,也离不开他多年积累的绘画功底。

为了丰富铝塑板雕刻画的创作内容,谷宝山曾多次到山西采风,学习借鉴传统雕刻工艺。几年时间,谷宝山的雕刻技艺不断进步,此时的他已不满足于创作小的铝塑板雕刻画作品了。

“2014年,我就琢磨创作一幅大的作品。以什么为主题呢?当时费了很多心思,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定格在‘一带一路’这个主题上。”谷宝山告诉记者,丝绸之路既是古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人民的智慧和骄傲,更是一条推动历史向前发展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为推动世界经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反复思考之后,他最终选择了这一主题。

创作主题确定后,谷宝山马上投入《丝绸之路》的创作中。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不仅需要有娴熟的创作技巧,还要有对历史事件的准确把握,尤其是要走出画室,充实自我,从各个角度认知所要表达的历史内涵。从2014年到2017年,谷宝山沿着古丝绸之路,深入了解沿途风土人情,经过三年的前期准备,他满怀信心地着手创作。

为了完成这幅大型铝塑板雕刻画,谷宝山关掉了手机,与外界隔离,每天雕刻10多个小时,一门心思扑在其中。

“雕刻是一门特别需要沉淀的艺术,醉心其间先要静心于方寸之间。雕刻《丝绸之路》对我来说,最消耗时间的不是雕刻本身,而是思考的过程。”谷宝山说,作品《丝绸之路》的雕刻较为复杂,所以他把设计好的图放大,挂在画室仔细琢磨:这个人物表情怎么雕、那个地方的建筑如何表现……一琢磨就是几个小时,思考完就开始刻。由于雕刻时间长,手被刻刀划破是常有的事儿。

就这样,经过1000余个日日夜夜一点点一刀刀地用心雕刻,谷宝山的铝塑板雕刻画《丝绸之路》终于完成了。它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相关历史典故为创作背景,从大雁塔到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从沙漠之舟骆驼到千年不腐的神奇植物胡杨;从额济纳黑城遗址到贯通东西的河西走廊;从古代战略要地玉门关到已灰飞烟灭的楼兰古国;从莫高窟的美艳壁画敦煌乐舞,到独具异域风情的新疆美女头饰……

“作品中的一点一线,无不体现着谷宝山的心血之深。”曾有媒体如是评价其作品。

完成《丝绸之路》后,谷宝山又以北宋著名画家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创作背景和蓝本,用时两年,雕刻出了令人啧啧称赞的同名作品《清明上河图》铝塑板雕刻画。整幅作品长27米、宽1.2米,画面疏密相间、恢宏大气,人物造型生动、神态逼真,用另类艺术形式再现了原画作所描绘北宋年间的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画卷。

为了细致、完美地体现原作的“精、气、神”,谷宝山开始着手深入研摩《清明上河图》的每一个人、物、景等细节,并为此四处考察备选材料,同时构思如何创作。

2018年下半年,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准备,谷宝山开始正式创作,于2022年4月中旬完成。由于雕刻作品需要充分利用刻刀在铝塑板上精雕细琢,通过刻画一条条细腻的线条或者点面,再与铝塑板本身的光泽有机结合,从而产生另类的艺术和视觉效果,因此谷宝山对《清明上河图》原作进行了反复推敲,然后对其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

“这幅作品完全是按照《清明上河图》全貌刻画的,只是将比例放大了3倍。”谷宝山说,“《清明上河图》中仅人物就有824人、船舶28只、牲畜60多头……这些我都统计过。”为了尽量表现原作人、物的神韵,谷宝山还充分利用自创刀法,同时结合工笔画技巧,使作品具有了细腻的纹理效果,从而表现出了另类的视觉感受和艺术冲击力。

“我想将这幅作品搬到广场、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供市民观赏,让大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清明上河图》,了解铝塑板画。”谷宝山说。

尽览谷宝山的铝塑板雕刻画会发现,小的只有十几厘米见方,大的有几十平方米,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均可入画。

如今,谷宝山已与铝塑板画相伴10余年,于他而言,这其中有付出也有收获。“现在,铝塑板画与我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也会把铝塑板画传承下去。”谷宝山说道。

(张靖爽)

人物小传

谷宝山,现为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勃湾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副院长。

其作品曾多次入展并获奖。

2018年10月,在首届内蒙古自治区“喜迎十九大,草原儿女心向党——内蒙古自治区传统手工艺精品大赛”中,铝塑板雕刻作品《胡杨与骆驼》荣获优秀奖。

2018年,大型铝塑板雕刻作品《丝绸之路》在第十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展出。

2019年8月在山东烟台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被内蒙古自治区推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民间工艺精品展”入展作品;2020年6月,在巴彦淖尔市非遗小镇展出。

2020年2月,铝塑板雕刻作品《钟南山》入选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新中国人民艺术网联合举办的“‘艺’起战疫”当代翰墨人在行动主题网络作品展;同年6月,在内蒙古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中,入选“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内蒙古传统美术作品展”。

2020年7月,铝塑板雕刻作品《清明上河图》在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首届“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精湛雕塑”评选大赛中获得季军奖;8月,在银川文化艺术高峰论坛展出;10月,在西安市第四届“中华杯”全国诗书画印艺术作品大展中荣获最高荣誉奖。

2020年11月,铝塑板雕刻作品《楼兰姑娘》在第二届全区传统手工艺精品展暨首届呼和浩特民间手工作品展中荣获三等奖。

2020年12月,在内蒙古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

2021年6月至7月,在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举办“礼赞百年辉煌,铸造匠心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谷宝山画展。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