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霞
2023年01月13日
■勇作为 敢担当 做新时代好干部
自海南区公乌素镇棚户区搬迁工作开展 以来,镇党委书记董瑞磊经常奔波在棚改旧房拆除现场与未搬迁居民家之间。自任职以来,他始终把“为基层办实事,为群众服务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切实为居民和流动人口办实事、办好事。
公乌素镇棚户区搬迁改造工作一直是群众最关心的事儿。要想居民“搬得满意”,就得第一时间了解居民所想,为他们提供全面服务。董瑞磊牵头在棚改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志愿服务岗”,帮助居民理清程序、整理资料、办理手续,形成“一摸、二帮、三办”的服务模式;开展“戴党徽、亮身份、当先锋”活动,动员党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摸清诉求。在党员的宣传和带动下,许多居民改变了先前的观望态度,主动配合支持搬迁,营造了党员先行、群众跟队,风清气正、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
“通过摸底我们发现,一些年龄较大、身患疾病的居民觉得搬迁后上下楼不方便,搬迁意愿相对较弱。”“说到底还是房源的问题,这个得咱们尽快想办法协调解决。”为解决搬迁安置房源问题,董瑞磊经常走家串户问需求、聊愿景,到期房工地、搬迁小区现场摸环境、看房源,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组织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制定详细、精准的搬迁计划,让“想搬的居民搬得走、搬得满意”。经过他多方的协调,在第十四批次棚户区搬迁安置工作中,共签订正式协议291户,为547户居民发放补偿款9236万元。
截至目前,公乌素镇已有8409户居民享受到了国家棚户区搬迁改造政策,实现了安居梦。
公乌素镇因煤而兴、缘煤而建,老旧矿区和工业园区叠加,致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发展之痛、民生之患。董瑞磊坚决扛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重大政治责任,以“七治”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公乌素镇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平整覆盖沙土11万平方米,完成矿区道路封闭4.2公里。全面落实“河长制”“林草长制”“路长制”相关工作,大力清理淤泥、垃圾、杂草等杂物,同时,加大对侵占河道、破坏草原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加大市政设施维修管护力度,全力推进“三供一业”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城镇管理服务水平。
在董瑞磊的带领下,全镇上下积极践行“五心合一、六员一体”服务理念,通过全面调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社会组织的有效资源,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活动,将在职党员纳入网格管理,并建立多支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娱乐、休闲、学习和服务,真正实现引领各方力量为老百姓解决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真正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去年以来,共完成5个重点民生项目,党员干部办结民生实事132件,“12345”平台反馈问题办理200余件,帮助居民完成“微心愿”240余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
董瑞磊始终以“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为导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镇范围内构筑起一张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矛盾纠纷立体防控网,成立8个调委会,30名人民调解员队伍,由开始时的单兵作战到现在的综治、派出所、司法、民政等部门联合行动,引导居民更好地选择调解方式处理矛盾纠纷,让群众的烦心事儿真正得以解决,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截至目前,公乌素镇调解委员会直接受理调处各类纠纷500余起,成功率达98%,调解金额达1000万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续提高攻坚克难本领,更好地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真正把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当成‘民生大事’抓紧抓好,既让群众的身心‘安’下来,也让城镇的环境‘优’起来。”董瑞磊表示。
(刘春霞)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