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尽力治欠薪 守住农牧民工“钱袋子”

——我市劳动监察部门多措并举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

张楚研

2023年01月13日

■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春将至,农牧民工欠薪问题愈发引起社会关注。我市劳动监察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强化部门联动,持续抓好根治欠薪工作,切实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确保农牧民工“讨薪不忧心”。

2022年,乌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收到线索,一家建筑公司拖欠107名工人3个月工资近200万元,大队立即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确认情况属实。随后,大队对该公司下达了《行政执法限期改正指令书》,由于涉及工人众多,欠薪金额较大,乌达区人社局联合乌达区住建局、乌达区公安分局成立工作组办理此案。由于该公司未按整改期限支付,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失信公布,将其纳入欠薪“黑名单”。

通过工作组多次约谈,该公司负责人确认拖欠107名工人177.12万元工资,但无力支付。工作组立即启动农牧民工工资保证金(保险公司保函),仅用4个工作日就办理完毕审批手续,将保险金划拨至该公司工资保证金专户,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将107名工人被拖欠的工资全部发放。

据了解,2022年,全市累计受理各类欠薪投诉3231件,办结3110件,办结率96.26%,涉及劳动者8380人、金额1.14亿元。各区劳动监察综合执法大队直接受理投诉184件,比上年同期221件减少16.74%,办结184件,办结率100%;涉及劳动者1625人、金额2879.93万元。国家欠薪平台受理投诉线索1351件,核处结案1351件,结案率100%,比上年同期470件增长187.45%,涉及人数1311人、金额1428.81万元。自治区欠薪平台(2022年5月上线)受理投诉线索89件,核处结案89件,结案率100%,涉及人数44人、金额59万元。12345市民热线受理投诉线索1584件,核处结案1463件,结案率92.36%,比上年同期1352件增长17.16%,涉及人数5400人、金额7034.53万元。受理各级督办、转办案件,全部按期办结,其中,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督查舆情案件23件,办理答复23件,办结率100%。

2022年,我市劳动监察部门全面加强根治欠薪源头治理工作,年初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根治欠薪源头治理工作的通知》,召开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持续开展建设项目摸底排查、跟进制度落实监督检查、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发出根治欠薪源头治理工作提醒函13份,住建、交通管理的公共和民用工程建设项目欠薪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人社、住建、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开展建筑市场大检查、“双驻双查”,累计检查建筑项目176次,涉及劳动者8200余人,下达整改指令26份。

扎实开展拖欠农牧民工工资专项整治行动。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协同推进源头治理工作与集中整治拖欠农牧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自2022年9月中旬以来,全力以赴防新欠、治陈欠,重点整治政府、国企投资项目,做到“两个清零”,即2022年底以前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企项目发生的欠薪案件要全部清零,其他新增欠薪案件在2023年春节前及时、动态清零;“三个不发生”,即不发生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极端事件、不发生重大舆情事件。当前主要是抓紧欠薪投诉处置工作,做到了按期结案率100%,国家欠薪平台投诉线索自治区调度日动态清零。

全力推动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44个在建项目各项制度覆盖率均达到100%,以保函、银行存款等形式共计缴存保证金8640.39万元,市直、各区共储备应急周转金2500万元。

加强部门联动,严厉打击恶意拖欠行为。我市对全市在建工程项目工资保障金、农牧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进行查询,未发现被查封、冻结或划拨情况。全市各级人民法院落实便利劳动者的诉讼维权等新措施,为当事人提供24小时法院自助服务,坚持劳动争议等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案款”的原则,最大限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共受理追索劳动报酬民事案件7件,审结7件,结案率100%;受理劳动争议、劳动合同纠纷案件361件,审结302件,结案率83.66%;未受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

“近年来,企业的用工制度越来越规范,在一开始就尽量避免欠薪问题发生。而农牧民工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维权意识提升,在遇到欠薪时也能及时收集证据,投诉举报。”市劳动监察局负责人吴波说。他表示,接下来,我市劳动监察部门还将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保障农牧民工能够拿到工资,安心回家、暖心过年。 (张楚研)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