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飞
2023年01月17日
■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开门稳 开门红
本报记者 黄建飞
2022年1至11月,全市共实施国内(区外)招商引资项目91个,累计引进国内(区外)资金168.24亿元,同比增长104%,实际资金到位率达38.99%。在91个项目中,新建项目22个,到位资金30.94亿元;续建项目69个,到位资金137.3亿元。
2022年,全市共达成签约项目102个,协议金额2660.81亿元,较2021年增长68%。新签约项目立项手续办结率86.27%,新签约项目开工率60.78%,已开工项目竣工率48.39%,已竣工项目投产率100%。
一个个项目,一组组数字,是我市2022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的生动写实。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项目的强有力支撑,离不开“走出去、引进来”的大胆尝试,更离不开我市招商大突破、项目大攻坚的务实举措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3年,我市将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理念,顺势而为、造势而起、乘势而上,在招商引资上再加力,在项目建设上再攻坚,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提升,让全市经济发展破浪前行。
坚持高位推动 注重招链引群
2022年岁末到2023年伊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重庆、上海、福建等地,参观园区、考察企业、作招商推介、洽谈合作事宜、对接重点项目,以“开年就奔跑、开局即冲刺”的姿态,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吹响了全年招商引资“集结号”。
为高效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我市立足实际,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2023年,力争新签约项目协议金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完成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230亿元以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龙头+配套”招商思路,瞄准“高、大、上”,紧盯“群、链、配”,主动出击招引一批具备“链主”实力的头部企业、具备发展潜力的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掀起百川入海、万涓汇流的招商引资热潮。 我市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参加重大活动、调度推动重大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全力激发经济发展强劲动能。全面落实《乌海市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调度,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情况实行“旬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年排名”,推动形成招商引资强大合力。重点筹备2023年春季、秋季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第二届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峰会、有机硅新材料应用峰会、招商引资专题推介会,积极参加全国性、区域性投资促进活动,做好城市形象和招商项目宣传推介,推动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好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我市将牢固树立链群思维,持续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聚焦打造现代煤化工、硅基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精细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可降解材料5个超百亿级全产业链群,主动对接、精准招引,重点关注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点,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全产业链基地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取得新突破。
狠抓项目建设 积蓄发展后劲
时下,虽是寒冬腊月,但在我市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繁忙景象。
记者在低碳产业园内蒙古国轩零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产线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有序开展钢结构焊接、设备仪表安装等工作。该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石墨化1号和2号车间已建设完成并具备调试条件,石墨化3号和4号车间将在4月底前建设完成,预计在6月全部建设完成并投产。
海勃湾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置项目经过紧张建设,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将进一步提升海勃湾区生态治理能力。
位于海南产业园的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已浇筑完成新建工艺池体9座,8座改造池体完成近80%,新建综合处理厂房施工量完成50%,新建泵房施工量完成40%。
随着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和陆续投产,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我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96个,总投资约2421.2亿元,年内预计完成投资444亿元。296个重点项目中,新建项目144个,总投资约1080.1亿元,年内预计完成投资201.2亿元。目前,144个新建项目中,主要前期手续全部办结的项目27个,办结率为18.8%。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超常规举措开展“项目建设提质提速行动”,迅速掀起大抓项目、狠抓投资新热潮。实行项目建设“赛马打擂”机制,紧盯包银高铁乌海段等13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全力抓开工、抓进度、抓投产。
我市将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联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联和“一企一策”专班式包联服务,及时有效地为项目纾困解难,并充分运用重大项目调度平台功能,切实推进项目按计划加快建设。实行“问题台账”交办机制,建立项目“问题台账”,按问题类别和处理节点及时交办对口解决部门,明确办结时限,持续追踪督办,直至问题解决销号。实行“日调度、周例会”机制,加大重点项目进展调度力度,重大项目实行“日调度”,及时精准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堵点难点、企业诉求,每周组织召开重点项目建设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存在的困难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优化办事服务 助力企业发展
近日,海南区政务服务中心代办帮办服务专员来到低碳产业园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PTMEG、PBAT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为企业工作人员讲解相关政策,指导工作人员填报各类表格,解答建设相关问题,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代办帮办服务专员根据公司项目类型量身定制审批流程,并积极沟通协调有关部门,为我们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大大缩短了项目审批的时间。”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忠波说。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聚力打造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企业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纵深推进“蒙速办·四办”服务体系上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减77.55%,“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22%,切实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发展红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聚焦利企便民,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一窗受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优化提升“蒙速办·四办”服务,扩大“一件事一次办”覆盖范围。
我市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主动出击、抢占先机,推动招商引资整体起势、突破成势,好项目大项目尽早落地实施、投产达效,为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积蓄澎湃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乌海提供有力支撑。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