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颗星属于你

2023年01月18日

曹学林

在一次朋友的饭局上,我邂逅了老同事亦如君。如今他已退休,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了。可我与他之间保守了几十年的一个秘密,却在觥筹交错之际,不由得在心头泛起。

那时,我和亦如同在一家乡镇中学做教师。他的条件不错:师范毕业,中学教师,身材不高不矮,五官端端正正,处事待人,不油不滑,老老实实,家庭虽在农村,却是小康门户,父亲还是个村干部。可老大不小了,还没能谈上对象。

据说有位女子跟他谈了几个月,很少的几次看电影、逛马路机会,他竟连人家的手指头都不敢碰。那女子与他分手后说:“这人是个呆子。”

他不呆,他就这个性格。他也恨自己,咋就这样窝囊呢?他有些心灰意冷。除了上课,更加沉默寡言了。常常一个人在夜晚的校园里漫步。

亦如父母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求张三拜李四,请人牵线搭桥。终于,有人为他介绍了一个叫雨珍的女孩。雨珍在县城一家商场工作,二十四五岁年纪,人长得不错,特别是一双大眼睛很有特点,一见面,亦如就有些被她吸引了。

这次亦如怕重蹈覆辙,调整了策略:少约会,多写信。可他刚写下“珍,你好”几个字,笔就停住了。原先想好的词句好像忽然全跑光似的,头脑一片空白。亦如是数学教师,不擅作文,平时又很少读书,肚里多的是数学公式,少的是文采词汇。苦熬了一晚,也未写成。他终于知道,写情书其实比约会更难。

一天晚上,亦如备了几样小菜,很神秘地将我请到他宿舍喝酒。几杯酒下肚,他把请我代写情书的事吞吞吐吐说了。我借着酒劲,连说小事一桩,包管你的对象读了心花怒放,主动向你投怀送抱。

我很快为他写好第一封情书。我以诗一般的语言赞美雨珍的美貌、温柔,表达相见恨晚和极其爱慕的心情,还引用了几段名人咏赞爱情的诗句。亦如看后,极为满意,立即抄好寄出。以后,我就承包了他的情书。奇怪的是,雨珍的回信并不热情,总是很短、很淡。我觉得可能是火力还不猛、情感还不浓,为了将以后的每封情书写好,也为了能成其美事,我废寝忘食,完全沉醉其中,以致后来竟把情书当作散文和诗来创作了。

一日,亦如收到雨珍一封信。信中说:看你人蛮老实稳重,写的信却花里胡哨,太虚太飘,做人还是实在一些好。我们年龄都不小了,更应面对实际。信的末尾,雨珍说,你的所有来信,我已整理好,不久将托人给你送去……

亦如没有想到,又是这样一个结局。

那天晚上,亦如在我的宿舍里,喝了几杯酒,眼里闪着泪花,反复说着一句话,这满天的星星,难道就没有我一颗?我劝慰他,总有一颗星星属于你,只是还得找。

直到三十岁出头,亦如才找到了属于他的那颗星。那时,我已离开学校,调到了文化单位。此后我们各自忙于工作少了接触。不过听朋友说,自从结了婚,亦如变得顺风顺水,不仅如愿调进城区一所学校,与妻子团聚,还有了女儿,有了房子。多年后,由于在教学上的刻苦钻研,又成为学科带头人,还晋升了中学高级职称。而这一切,还是因为他实诚、拙朴的人品,据说,他老婆当年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朋友的酒桌上,看着红光满面的亦如君,我笑着问道:“还记得当年寻找星星的事吗?”

亦如君先是一愣,继而咧嘴而笑,似乎有点害羞地说道:“那时年轻、单纯,什么也不懂……”接着又把我的酒杯满上,自己也倒了一杯,举起来:“来,干杯,为我们的青葱岁月,为我们的友情……”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