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静
2023年01月31日
■乌海技术能手系列报道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为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举办了首届“匠兴乌海 技创未来 ”职业技能大赛,32名参赛职工脱颖而出,获“全市技术能手”殊荣,成为我市5.47万名技能人才的优秀代表。
经济版推出“乌海技术能手系列报道”,聚焦“全市技术能手”风貌,讲述他们练就本领的故事,展示他们精湛的技能、昂扬姿态和踔厉奋发的风采,记录和描绘产业工人奋斗新时代历程,更好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2000年出生的刘泽朝是海勃湾区宜和老年公寓护理院最年轻的男护士,刚参加工作几个月便先后斩获了乌海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项目二等奖、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项目银奖。初入职场的“00后”为何能在高手云集的职业技能赛场上脱颖而出,取得佳绩呢?1月21日,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潜心学习 提升专业素养
春节假期,呼和浩特小伙儿刘泽朝选择坚守岗位,陪着老人们一起过大年,守护老人的健康。
大年三十早上8点整,刘泽朝准时出现在医护办公室参加交班会。
“春节期间,亲属探望频繁,再加上冬春季节交替,要格外注意老人的饮食、情绪和身体变化。”刘泽朝认真查看并填写护理工作交班报告,详细了解负责楼层每名老人前一晚的身体情况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刘泽朝承担着两个楼层近50名老人的健康护理工作,其中,有4名重度失能老人需要重点护理。
翻身、敲背、吸痰、经鼻给氧、鼻饲、口腔护理、尿道护理……一系列专业护理操作下来,刘泽朝的额头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记者发现,每名老人的床边都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枕头。为老人翻身后,刘泽朝会选择尺寸合适的枕头垫在老人的膝关节、踝关节、手腕等处。
“高度失能的老人长年卧床,身体蜷缩,全身僵硬,垫上枕头能减少关节摩擦,让老人舒服一些。”刘泽朝说,高度失能老人大都丧失了语言能力,不能沟通交流,他们的生命体征稳不稳定,需要做哪些护理,全凭医护人员和护理员严密监测、细心观察。护士和护理员轮流巡视病房,每隔1小时开展一次护理工作,24小时循环往复。
“护理工作就是要细心。”刘泽朝说。细心的刘泽朝把每名老人的身体状况都记录在工作本上并熟记于心,确保老人合理、安全用药。科学护理加上精心照料,4名高度失能老人身上没有长褥疮,其他老人的健康状况良好,护理质量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普遍认可。
刘泽朝2022年毕业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在校期间便考取了养老护理员资格证。参加工作后,为了提高养老护理水平,他积极参加护理院组织的技能培训,勤奋学习,又顺利考取了护士资格证。
心中有爱 守护“夕阳红”
“养老护理工作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更需要从业人员敬老爱老,心中有爱工作起来才有人情味儿。”刘泽朝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并用实际行动关爱着老人,为他们带来温暖。
爱笑,是刘泽朝和老人亲近的秘诀。无论是到房间为老人发放药品,还是为老人扎针输液,亦或是巡查房间,刘泽朝总是笑意盈盈,“大爷您好!”“大娘您好!”等礼貌用语常挂在嘴边,时间允许的话就陪在老人身边聊天、唠家常。眼尖手勤的刘泽朝还主动帮老人调整床面角度、打热水、擦桌子、洗盘子,对老人提出的合理需求有求必应。
刘泽朝哄老人开心也有不少小妙招。不忙的时候,他组织老人做手指操、传皮球锻炼身体,击鼓传花、唱歌、下象棋等活动。长此以往,“小刘”就成了老年公寓有口皆碑的好护士。
刘泽朝把老人的称赞归结为“隔辈亲”。“住在老年公寓的老人和我的爷爷奶奶年纪相仿,都是我的长辈,照顾好老人不仅是我的工作职责,更是在尽一份晚辈的孝心,老人身心都健康才能安享晚年。”刘泽朝如是说。
年仅23岁的刘泽朝青春正激扬,奋斗正当时。新春伊始,刘泽朝为自己立下了新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养老护理职业技能水平,为推进医养结合贡献一份力量,用激扬的青春继续守护“夕阳红”。
(路静)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