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葡萄产业发展 保险服务在身边

2023年01月31日

葡萄产业发展历程

1950年之前,乌海与葡萄是绝缘的,那时的人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乌海这片不毛之地与甘甜可口的葡萄能有什么瓜葛,“不宜栽种植被的地区”一度成为了乌海的代名词。

据农牧业部门相关资料显示:1950年,一家姓马的农户在乌海移植成活第一株葡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艾玉清、房树茂等一批立志献身大漠戈壁农林事业的青年人来到建市之初的海勃湾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大漠里培植出零星的绿色。

乌海葡萄喜逢甘露

1997年我市开始陆续引进国内外名优新品种,2000年,中共乌海市三届七次全委会把葡萄产业正式列入乌海市国民经济“十五”规划。从此,乌海市葡萄产业走出困境,焕发出勃勃生机。

政策支持成为坚强后盾

新世纪之后,乌海市的葡萄产业逐渐得到自治区肯定,乌海葡萄作为特色种植业享受到了自治区的扶持政策。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也制定并出台了加快葡萄种植发展及葡萄产业专项贴息、鲜食葡萄进直销店优惠和酿酒葡萄收购价格补贴政策等,市级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葡萄和葡萄酒研发及适度规模的优良葡萄品种园和砧木圃建设,设立葡萄专项担保基金,全力支持葡萄产业发展。

保险服务在身边

根据政策及方案精神,中华财险乌海中心支公司积极跟进并承保了2011年-2022年度葡萄保险,累计承保露地葡萄9.11万亩,累计支付赔款1331万元,为当地的葡萄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得到了政府和种植户的信赖。同时,中华财险乌海中心支公司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经认真调研,结合三年来的工作实践,制定了全面持续保障葡萄产业保险规划方案。

保险理赔得认可

2022年8月,乌海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累计降水量183mm,2021年同期累计降水量2.3mm。葡萄长时间积水,致根系缺氧窒息坏死,活力迅速衰退,下部片叶干枯死亡,再加上降水后的高温高湿天气又造成葡萄果穗、果粒腐烂,直接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且受损的露地葡萄霉变、裂果严重导致无法销售,其间正值疫情封控,公司克服困难,会同农业技术专家及时对葡萄受损情况进行现场查勘确认,因此次暴雨共计650.62亩葡萄受损,受灾农户107户,解封后第一时间将共计91.08万元理赔款发放到农户手中,得到了农户的认可。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