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2023年02月22日
本报评论员
不负春光争朝夕,项目建设启新程。在2023年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我市举行2023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引领动员全市上下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起步就要冲刺”的拼劲,大干项目、大抓投资,推动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奋力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昭示的是决心,展现的是魄力,赢来的是机遇。2023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既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起点上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也是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务实行动,不仅是全市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我市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动能转换的一次成果展示。
集中开工的5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83.5亿元,涵盖产业升级、生态治理、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生态效益优、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将为我市扎实推进“两个转型”,加快实现“三高”目标,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有力支撑、蓄积强劲动能。
今天的项目布局就是明天的产业格局,现在的投资力度就是未来的发展高度。我们要以此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全力营造项目“千帆竞”、发展“势如虹”的生动局面。要全面掀起“攻”的态势,实行项目建设“赛马打擂”机制,一切围绕项目转、盯着项目干,不舍昼夜抓进度、全力以赴促投产,倾力打好打赢项目建设大会战。要全程拿出“硬”的举措,坚持领导包联、专班推进、靠前服务等工作机制,实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及时为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切实为项目建设清障开道、保驾护航。要全力营造“优”的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办事效率,着力打造企业敢干敢闯敢投的最优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乌海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只要政企同心、携手同行,只争朝夕、砥砺实干,就一定能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发展的“实景画”,让春天播下的种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