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忠:学绘画首先要热爱

斯琴图

2023年02月22日

王爱忠,2003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2005年至今在海南区老年大学任教并创办朝阳美术室。近日,王爱忠跟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绘画心得。

王爱忠说:“我在小学时就对美术很感兴趣,当时有一位知青老师对我的启迪很大,上课的时候这位老师随手就能画出动物、桥梁、国旗等,当时非常羡慕,因此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学绘画时,主要临摹连环画上的人物,然后再默画,到现在我还收藏了近千册连环画。”

王爱忠认为,绘画不是每天练就能画得好,更需要的是思考、分析、总结。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始终让自己保持眼高手低的状态,如果每天练习画画,却不思考,技艺提高了,眼界没提高,手高眼低,这样就会成为‘匠人’”。他学的是美术教育专业,再加上从事教师职业,所以涉猎的画种多,包括中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素描、速写、装饰画、设计学科等,这些都会用于教学之中。“现在我着重画中国画、水彩、水粉。这三个画种表现力强,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我尤其喜爱中国传统文化,除了绘画,平时也爱读诗词、写书法。”王爱忠说。

谈到绘画技巧,王爱忠说:“首先要从经典绘画中汲取营养,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传统绘画,只要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奉为经典的都可以学习借鉴。比如,学习大师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笔触等,这是基本层面,了解这幅画背后的思想、作者所处的环境、所表达的情感等,这是较深层面。如果有机会看原作尽量多看原作,通过作品可以与艺术家直接对话,学习到的知识会更细腻,感触和理解也会更深。其次,在学习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再融入个人感受,对自然、物象的理解以及对美的追求,把自我情感表现出来。当绘画达到一定高度时,技巧就是手段,是附庸品,高超的技巧不是绘画艺术的最高宗旨。如果只有技巧,没有思想,画出的作品就是现在所说的‘行画’,缺少生命力,缺少时代性。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艺术作品失去了对当下的思考,就是缺少生命力的表现。我认为,绘画中有时代性就是要把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思想联系起来,而技巧则是为表现情感、思想所服务的手段。”

该如何正确学习画画,王爱忠说:“首先应该热爱,现在有些人急功近利,把学习绘画当作求学、升学的捷径,每年都有专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却不从事绘画,甚至做着与艺术无关的工作,可惜呀!其次,提高绘画水平要从生活点滴做起。我觉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如何提高绘画水平,首先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只有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够将美的画面呈现在自己的画面当中,因为绘画是在锻炼自己发现美、提炼美、审视美的能力。”

王爱忠说:“我现在从事基础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美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希望以后能把乌海的风土人情、市容市貌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用绘画语言传递乌海美、家乡美,让更多的人通过艺术认识乌海、了解乌海。”

(斯琴图)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