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有“甜头”更有“盼头”

丁宇婷

2023年05月04日

周彬在查看油桃生长情况。

工人在修剪果树树枝。

近年来,海南区大力发展培育特色高效农业,使温室大棚成为居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特色果蔬

打造“高颜值”采摘园

在海南区天下乐果蔬采摘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高标准钢架大棚像白色“长龙”整齐排列,棚内种植着各类瓜果。负责人周彬先行敢试,积极引入各类“新品种”,在区农牧水务局的合作与支持下,解密种植致富的“新魔力”。

步入棚内,记者看到,枝叶上已经挂满了个头均匀、圆润饱满的草莓、油桃,还有藏在葡萄树后的天麻、甘甜汁多的柑橘、娇艳欲滴的草莓……周彬正忙着查看果实长势、棚内温度、除杂草等工作。

这个特色果蔬采摘园共有108种特色果蔬。

朵朵灰褐色的羊肚菌已经破土而出,长势良好,菌香沁人,它们有的两个挨在一起,有的歪头“卖萌”,甚是可爱。

“羊肚菌种植起来相对简单,只要菌种稳定,用心管护,就能有不错的收成,我今年试种了半亩,这已经是第二波成熟的羊肚菌啦。”周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好、见效快,因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市场青睐,是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在闲暇之余还可到大棚内务工赚钱。小小的羊肚菌,撑起了增收的“致富伞”。

经过几年发展,大棚内的育苗技术成熟,48个大棚每年能培育108种特色果蔬、育苗量3万株以上的各类瓜果蔬菜种苗,未来不仅能保障本地种植户需求,还向宁夏等周边市县供货。

近年来,在市科技局、市科技创新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的支持和农技专家指导下,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周彬一次又一次开启种植养殖试验,今年,除了羊肚菌喜获丰收外,他的鱼菜共生、柑橘种植等试验田项目也实现了量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在周彬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其余大棚,葡萄大棚里,葡萄枝上绑的黄色纸片吸引了记者注意,据周彬介绍,这种黄色纸片是防止病虫害对葡萄果实的影响,葡萄大棚里套种了天麻,是因为天麻不需要充足的光照,而葡萄的叶片恰好可以遮挡部分光源,这样一举两得;石榴大棚里,一排排石榴树枝叶浓密葱茏,正在积蓄力量开花,在田垄间还套种了油麦菜、白萝卜、小白菜等应季蔬菜,当下正是出售的好时节……顺着马路走过去,是一片桃树林,朵朵盛开的桃花,随风舞动,别有风情。

周彬表示,他的大棚大多采用阴阳棚结合形式,高效利用土地可以保证每年品种够多、产值够大、质量过硬,深受游客喜欢。搞种植采摘,投资大、回本慢,但发展好了,吸引更多周边游客,自己“富腰包”的同时也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周彬表示,希望周边的居民可以吃到更多新鲜和口感较好的果蔬。

沙葱飘香 致富有路

近日,位于海南区巴音陶亥镇沙葱产业生态园的沙葱基地迎来了今年第一茬收割。放眼望去,村里的沙葱地绿油油一片,村民们都忙活着收割,享受丰收的喜悦。

眼下正是沙葱的丰收时节,一片像葱像韭又像草的嫩绿野菜随风飘动,工人们正在采收分拣、过秤包装。

“我们这里有50个大棚,目前已启动36个大棚种植沙葱,沙葱播种一次,可连续采收15年,一年能收割5到7茬,一茬大概收500公斤左右,装箱的沙葱销往呼市、包头、银川和咱们周边的一些地方,整体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巴音陶亥镇沙葱产业生态园负责人李万瑞高兴地说。

沙葱有着耐寒耐旱、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一般一个月左右,沙葱就能长到25厘米,每隔2周到3周,就能收割一次,一年能收割5到7次。经过几年发展,李万瑞的沙葱种植得非常成功。从最初试种到现在扩种到36个沙葱种植大棚,李万瑞觉得不仅自己选对了致富路,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增收新渠道。每到沙葱采收的日子,附近村民纷纷加入沙葱“采收队”,利用农闲时间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了种植、务工两不误。

“沙葱基地雇用的工人都是当地的村民,她们大多都是家庭妇女,没有啥收入,如今在基地一年能干近7个月的活儿,能为家里减轻不少经济压力。”李万瑞说。

“我们来割沙葱,一天平均下来可以收入300元左右,割得好的话可以达到七八百块钱,这活儿我们做起来挺顺手,还能增加一部分收入。”巴音陶亥镇村民丁秀芝告诉记者。

据悉,巴音陶亥镇东兴村党总支创新“党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盘活村内50栋闲置大棚,积极对外考察选项,引进专业沙葱种植项目,提供良种选育、技术推广、物资供应、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做活做足特色产业,将沙葱种植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让更多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

巴音陶亥镇沙葱产业生态园预计带动村民就业2000余人次,能有效解决周边村社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023年,海南区立足乡村振兴的要求,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横向调优产业结构、纵向延长产业链条,点上布局产业项目、面上拓展产业形态,打造特色果蔬种植示范区,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扩大特色瓜果蔬菜种植面积,并新建连栋塑料拱棚,续建2022年报亩设施蔬菜基地任务,完成启动并建成面积100亩,2023年争取完成1个百亩设施蔬菜基地,计划盘活温室85亩,全力做好“大田细耕”文章,推动特色资源向优势区域集聚,实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丁宇婷 文/图)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