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对表找差距 聚焦聚力促提升

——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现场观摩侧记

黄建飞

2023年05月23日

本报记者 黄建飞

5月的乌海,草木繁盛,阳光和煦,清风醉人。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我市坚决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之际,5月22日,我市再次举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现场观摩推进会。当日上午,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各区、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乌达区,上矿山、走企业、进厂区,实地检验乌达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效,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找差距、查问题、促提升,动员全市上下推进生态治理再聚焦、再加力、再提速,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乌海打下坚实基础。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现场观摩乌达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情况。近年来,乌达区坚持把‘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工作遵循,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把生态环境治理摆在压倒性位置,全力以赴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在驶向乌达区的观摩车上,讲解员讲解道。     

对于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我市来说,矿区环境综合整治是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观摩人员来到国能乌海能源公司黄白茨煤矿排土场附近,实地察看绿色矿山建设情况,听取内蒙古广远煤炭综合产业园项目情况介绍。过去的渣石堆,如今已披上了“绿装”,矿容矿貌得到显著提升。在排土场顶部和四周,整齐排列着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

国能乌海能源黄白茨矿业公司董事长邢永亮介绍说,2019年以来,黄白茨矿业公司逐步实施生态治理项目6个,已完成4个,正在实施2个。目前,累计投资约1.35亿元,完成地质环境治理面积约2.19平方公里,新增绿化面积61.9万平方米,有效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乌海能源公司光伏+矿山生态修复综合利用乌达区100兆瓦光伏项目于2022年底完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为1.8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94万吨,减少CO_2排放约16.2万吨,减少SO_2排放约31.1吨,减少氮氧化物34.8吨。

“乌达区采用‘政企合作’全新模式,坚持‘防微杜渐、不留隐患’养护宗旨,切实保障矿区道路畅通。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散改集’绿色运输,依托矿区环境智能管理平台,进一步规范车辆运输秩序……”在通往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的运煤大道上,讲解员向观摩人员介绍乌达区“治车”“治路”情况。整洁的矿区路面,有序的交通环境,让观摩人员连连称赞。

企业作为社会经营活动主体,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只有企业主动承担责任,才能根治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和发展的“双赢”。

走进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厂区,预想的工人穿梭忙碌的场景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机器人沿着既定路线,“一丝不苟”地进行着安全巡检,不时发出“安全、无异常”的语音,让观摩人员惊叹不已。走进集控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厂区各车间画面和生产运行参数,厂区内任何一个点位的实时状态,都可以通过增强现实(AR)实景平台看到。

多年来,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坚持绿色循环发展,强化厂区环境综合治理,建设了环保信息实时监控系统,深耕硅磷化工产业链,以“磷硅盐协同”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助力绿色工厂建设。同时,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建立了安全、环保、精细化的生产运营管控体系,新装置全部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利用智能机器人配合轨道式机器人24小时无死角巡检,对厂区重大危险源、各重点工序实现了远程、可视化管理,全力打造智慧工厂。

过去,内蒙古源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厂区一直存在着异味问题。为提升废气治理水平,该公司认真落实乌达区“一企一策”异味治理方案,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安装蓄热式热氧化炉(RTO),采用一体化焚烧方式处理废气,并对异味较明显的车间的工艺装备进行自动化改造,全部通过管道密闭气流输送,有效降低物料转送过程中废气的排放。

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战场和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地,产业园的硬件环境建设在其开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在乌达产业园内,观摩车途经的连心路、化工路等路段,路面干净平整、标志标线清晰,道路两旁绿意盎然。“过去,乌达产业园由于车多路窄、绿化面积较少、建筑外墙老化等问题,经常被人诟病。为打造美丽园区,乌达产业园坚持‘互助、共建、共治、共享’的政企联动原则,聚焦‘绿化’‘亮化’‘硬化’‘美化’重点任务,深入实施‘焕新提质’工程,全力推动产业园形象提升。目前,园区栽植绿篱约19.2公里,新增绿化面积约34.3万平方米,新种植各类苗木4.5万余棵。建成企业生态停车场2.9万余平方米,企业厂区内部完成硬化2.6万余平方米。完成化工路拓宽升级、五虎山路翻新改造、海易通南路新建、解放路平交路口改造等工程。累计完成建筑粉刷20万余平方米,安装各类灯具1.5万余盏,亮化面积达50万平方米。”乌海高新区乌达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姜星说。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

在乌达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观摩人员认真听取园区工业节水、中水回用情况。现场的桌子上摆放着的两个量杯,分别盛放着工业废水和中水,从有重金属离子、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各种杂质的工业废水,需要经过多道工艺,使用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才能得到水体无色、无味、水质清澈透明的中水。

乌海市倍杰特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攀说,乌达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市政污水+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可处理乌达产业园内所有企业外排水,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每年节约工业取水约730万吨。

乌达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武兵云表示,乌达区将聚焦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聚力市委“坚持一个遵循、贯彻一条主线、推进两大任务、实现‘三高’目标”的发展思路,自觉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下更大的力气推进“七治”工作提质、提标、提效,补齐短板、做强长板,切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建设美丽乌海贡献更多乌达力量。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最务实的作风,坚决打好打赢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持久战”,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乌海实践贡献力量。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