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

韩建慧

2023年05月23日

本报记者 韩建慧

众所周知,汽车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领域,更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能力升级的重要表现。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逐渐步入电动智能低碳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5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其中,4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4万辆和63.6万辆,同比均增长110%,市场占有率达29.5%。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这么猛,老百姓的购买意愿如何?哪些因素给“潜在用户”选车带去困扰?有效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还需几步走?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从“嫌弃”到“真香”,绿牌车都经历了啥

“买台新能源车作代步工具,1公里成本只有2毛多钱,比烧油实惠多了。”5月20日是星期六,在我市某品牌汽车4S店,市民张俊峰选了一款中意的车型,作为送给未婚妻“520”的礼物。

虽然提车还要等一段时间,但小情侣已经兴奋地研究起如何装扮爱车了,张俊峰的女友小彭告诉记者,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此刻非常激动。

市民周先生也带着妻儿到店看车,他们相中的是一辆油电混动的车型,听说交了定金还得等半个月时,周先生也没有气馁,“早就看上这个车了,对配置啥的了解得比较详细,等几天就等几天吧。”他说。

其实,不少市民早就发现,从去年开始,我市市面上的“绿牌”车就多了起来,除了很多年轻人喜欢选购新能源车作为代步工具外,很多开了多年汽油车的车主也在琢磨着换电车,新能源车的关注度直线上升。

已经有21年驾龄的高博是一名网约车主,前不久刚刚换了一辆新能源车,这也是他购买的第一辆“电车”。“我之前也对新能源车不感冒,觉得都是广告做得好,不大可能适合咱们北方地区用。也观望了好长时间,甚至错过了补贴退市时机。”他笑着说。

5月19日,记者在我市某汽车4S店看到,虽然不是周末,但前来咨询的客户仍然络绎不绝。导购小田告诉记者,新能源车虽然上市已经有五六年了,但以前进店的顾客总是看得多买得少。从去年开始,来店里看新能源汽车的顾客就多了,去年订车要提前3到4个月,今年上市现货车大幅增加,目前除了新车型还需要提前预订外,其他车型均有现货销售。

为啥以前新能源车不受青睐,这两年却成热宠?小田觉得,大概与广大车企进一步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同等价位下,新能源车配置优于汽油车的缘故所致。

在小田看来,过去给顾客推荐新能源车,总会遭到“嫌弃”:“很多顾客直接怼,万一我跑高速没电了咋办?这车冬天会不会跟手机似的开不了机了?充电桩那么少,该不是充一次电还得省着开吧。”

“当然还是会有这些担忧,但新能源车确实便宜又好看啊,很多体验过的车主还是能数出来它很多的好处,比如低碳环保、噪音小、性能高、舒适度高,再加上配套设施建设越来越全,车主们还是有判断的。”她说。

低碳、环保,费用低,新能源车都有哪些好

从“备选”到“首选”,新能源车都有哪些好?不少亲身体验过的车主很有话说。

前不久刚刚提了一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宋欣说,最主要的优势就是省钱。“我算了一下,新能源汽车每公里的平均费用为0.27元,汽油车每公里的平均费用为0.49元;在用车成本上,新能源汽车比汽油车每公里的使用成本低约45%。”她说。

宋欣家住海勃湾区工行小区,小区里就有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扫码、充电特别方便,“就冲着这一点我选择了新能源车。”她说。

受访者高博换新能源车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其舒适性好。高博是一名兼职网约车司机,新能源电动汽车启停和行驶过程中几乎没声音,舒适度极高,乘客们非常喜欢,而且由于充电价格比较低,用车成本低,也很适合网约车。

“汽油车我一个月的油费大概是400元左右,开新能源车充电100元就差不多了。”只在市区内代步的车主曹宇说,“一年下来1千多块吧,我觉得非常划算了。”

的确,用车成本低是许多车主选择新能源车的主要原因,记者了解到,为响应国家新能源车政策,目前海勃湾区新能源车充电执行0.427元的优惠电价,没有阶梯电价,价位非常合理。

性能好、费用低的新能源车还有低碳环保等优点。车主张女士是位环保达人,在没有搬家以前,她家距离单位只有7公里,每天坚持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上班。后来为了方便孩子上学,她准备购买一辆代步车,精挑细算后选了一辆新能源车。

“20万价位以内的车,国产新能源车的性价比优势很大,配置比同价位汽油车好。”张女士说:“更何况它确实污染低,更环保,现在咱们提倡低碳生活,也算是为低碳社会做点贡献吧。”她说。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是影响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车主赵琴赶在去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国补”政策退市之前换了新能源车,她告诉记者,除了购置税补贴,她买车的时候,乌海地区执行的补贴政策还是10万元以上的车补贴3500元,20万元以上的车补贴5000元,“买车都知道,能讲价多送一套车垫都算不容易,一下省了这么多,我也觉得非常划算。”她说。

续航、充电、修车难,车主都有哪些“堵”

当然,虽然换了新能源车,不少车主也还是对续航、充电、维修成本等方面有一些隐忧,这也是不少对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的车主们的“堵点”。

早在2020年就换了新能源车的廖嘉璐就觉得,当时换车有点“冲动”,因为“充电难”和“里程短”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她。廖佳璐所在的小区是个老小区,她没有固定车位,小区也没有申请安装充电桩的条件,因此她常常要惦记着车子的电量,及时到万达商场地下的充电桩充电。此外,虽然买车时的时候,这款车宣称的续航能力达到600公里以上,与传统燃油车续航公里相差不大。但是在实际驾驶中,她还是发现有很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续航里程,比如说冬天气温低的时候,动力电池衰减十分明显。

另一位电车主郝婧也觉得,充电桩还是不够多,她家附近的充电桩是普通桩,大概十个小时才能充满,好在后来换成了20KW的充电桩,充电时间可以缩短到三个半小时。

车主刘海波也告诉记者,他原本购买新能源车后,只在市区内使用,但后来妻子因为工作原因去了银川,孩子跟在母亲身边,也在银川读书,他就得常常跑长途才能与妻儿团聚。

“冬天就不敢开了,充电慢、启动动力不足、剩余里程突然下降、空调使用快速降低续航里程的情况,我都碰见过。”他说。

事实上,相比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初期,随着技术的更新和续航里程的提升,如今的冬季用车体验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离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仍有距离。

除此之外,维修成本较高也是车主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不少新能源车主认为,新能源汽车目前不如汽油车普及,维修费用比较高,保养起来也不方便。

刘海波就有这样的困扰。开汽油车的时候,他随便在街上找一家汽修店就可以维修保养,开电车后,无论毛病大小,只能到4S店,普通的汽修店不肯接单,怕没经验“搞坏了”。

某品牌4S店的负责人在回答客户关于维修保养问题时也表示,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车身上有许多智能化零部件,这些高科技是导致维修成本高的重要原因。

“现在的新能源车智能化水平都非常高,软件使用成本肯定低不了,一旦出现问题,维修的确比较复杂。”汽修从业人员白岷说,“再就是新能源车车身大多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一旦要撞坏就需要整体维修,堪比返厂重装。”他说,“还有一些车企虽然提升了电池续航能力,延长‘三电’质保时间,但都是有要求的,比如只能在该品牌的4S店维修,如果更换了非原厂的空调滤芯、大灯等配件,就取消三电质保资格,等于彻底与4S店被绑定了。”

也有车主表示,就算以上这些问题都不考虑,车辆更换目前也存在一些不便之处。“汽油车不想开了可以二手车交易出去,新能源车掉价很厉害,而且二手车市场也不那么健全,感觉是个负担。”车主孙高成说。

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回收机制,消费者都期待点啥

但可以预见的是,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毕竟其优势将大大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劣势也能通过政策层面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面对让人“又爱又不敢爱”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们都期待点啥?

车主郝婧说,还是希望继续大力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她觉得,这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市很多居民小区都存在建设早、规划不足,没有地下停车场、地上停车位有限等情况,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或者充电桩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新能源车主的充电要求。因此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充电设备布局。

其实这些问题,已经被提上议程。记者了解到,按照乌海市政府提出的“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配电网建设相结合”要求,今年,我市将在2022年建成18个点位的基础上新增20个点位,建设120个公共充电桩,进一步加强配套电网规划建设与运维,支撑充电桩无障碍并网和安全运行,确保配电网与充电设施有效衔接,加快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也有车主建议,应该鼓励能提供充电服务的民营企业、物业等参与到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来,“有计划地主动解决老旧小区申报条件困难的问题。”车主刘玉婷说。

除了充电难题,不少车主也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规模将逐渐扩大,但由于二手车市场发展时间短、经验少,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新能源二手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有必要建立规范的二手车评估体系,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畅通新能源汽车报废更新,修订完善报废管理规定,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开展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促进循环消费。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可否能帮助车主们节省成本。“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不是能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比如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换购政策,甚至是信贷政策,都是刺激新能源汽车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基础。”在记者采访中,不少车主如是说。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和迅速普及,传统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新能源汽车可能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它会成为智能终端、数字空间、储能单元的综合体,而这一切都要先从它们今日顺利驶入“寻常百姓家”开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