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母教子情意长

2023年05月31日

《孟母断机教子图》描绘了孟母断机的典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母爱颂歌。作者通过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千百年来,这首诗曾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拨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凯风》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孩子们比作酸枣树的嫩芽。幼小的嫩芽之所以能长成参天大树,仰赖母亲辛勤哺育的功劳。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无尽的关爱。古往今来,像《凯风》《游子吟》这类赞颂母亲的佳文名篇不胜枚举;一幅幅以母爱为题材的传世画作,也留下了一幕幕真切动人的场景。

清代著名画家康涛,他的一幅《贤母图》所描绘的是儿子离家赴任之际,母亲对他进行训诫时的温情片段。该图绢本设色,纵136.7厘米、横67厘米。图中,一位贤母端坐,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但见她双目微闭、双手交织、紧抿嘴唇,似在告诫儿子为官要脚踏实地、洁身自好。这位贤母身后的屏风,有题款“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点出了主旨,大意可理解为:孩子你做官之后,处理百姓事务及办案要严肃公正,为人要端庄稳重,喜怒勿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要孝老爱亲,尽忠报国。题款十六字,可视为贤母对即将离家赴任的儿子所作的教诲。

在我国传统家风中,向来重视母亲对儿女的伦理道德教育;自古宦海险恶,所以这幅《贤母图》放到今日看,仍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康涛,清乾隆年间画家,生卒年不详,是钱塘(今杭州)一介布衣,以人物画著称。其画风受明代仇英的影响较深,擅长白描,用笔工整,形象静逸。康涛还以孝闻名,所以母爱在他的画笔之下熠熠生辉。他的《孟母断机教子图》,也是讴歌母爱的传世作品。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三字经》里家喻户晓的一段内容,说的是孟母教子的事迹。这幅《孟母断机教子图》,所描绘的正是这个典故。该图绢本设色,纵88.4厘米、横31厘米。在《孟母断机教子图》上方,作者以楷书题述《列女传》中关于孟母教子的内容。画面中,孟母侧身立于织机边,左手指机,右手执刀,似在训教;右下方,孟轲面朝母亲躬身拱手,毕恭毕敬地站立,神情专注,却未脱孩童天真稚气。该画线条纯熟流畅,人物形象古朴清秀,孟母面部表情刻画生动逼真,母子二人头巾上的青色和孟轲鞋上朱砂的运用,协调自然。织机勾勒缜密细微,设色淡雅。整幅作品情景交融,构图巧妙,使整个物象跃然纸上,引起观者丰富的共鸣及联想。此图所绘,也许是我们每个人童年时生活的写照,天下父母为了子女都用心良苦!

母亲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孩子的一生。母爱像风帆,让我们在生活的海洋上劈波斩浪,驶向金色的彼岸;母爱是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使我们永不迷航……观赏康涛《贤母图》及《孟母断机教子图》,让笔者得到的启发就是:不管岁月如何变迁,母爱都是永恒的。

(转载自《西安日报》)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