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有爱有幸福

——记“自治区最美家庭”邬建华田华家庭

刘春霞

2023年06月16日

■树文明家风 创最美家庭

本报记者 刘春霞

“我理解的最美家庭的样子是温暖、融洽、善良、正派、宽容、努力——就是我家现在的样子。因为有爱,幸福就在身旁。”邬建华说。邬建华是一名普通的税务工作者,与妻子田华组成了一个平凡温暖、幸福有爱的家庭。

一家三代 幸福绵长

“从老一辈扎根在乌海,到我们这一代已经在这里生活了55年,我和妻子共同经营的小家也有18年了。”邬建华说,“2004年底,大女儿出生,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2017年响应国家二胎政策,在家人的鼓励下我们又有了二女儿,开始了两个‘小棉袄’的幸福生活。”

多年来,邬建华夫妻俩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从没吵过一次架。有时候加班回家太晚,家里总会留个灯,女儿也会提前泡一杯柠檬蜂蜜水。

百善孝为先。自小邬建华就与哥姐们约定,由他这个幼子“守灶”,照顾老母亲的晚年生活,并将70多岁的岳父岳母搬到同一个小区,方便照顾。“结婚后老母亲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我妻子十分孝敬,对老人嘘寒问暖,衣食住行照顾得妥妥帖帖。”说起妻子,邬建华赞不绝口。装修房子时给老人安装了智能马桶、防摔扶手,换季了总惦记着给老人添置衣物,天气好了就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散步、聊天,重大节日和老人一起庆祝,定期带老人外出散心,让老人时刻得到关怀。住院时同病房的病友都问:“那是不是你闺女。”

婆婆也把田华当女儿对待,每次和人说起,都一个劲夸奖儿媳妇,弄得田华挺不好意思。“孝顺的道理很简单,前有车、后有辙,老人的今天,是我们的明天,也是孩子的后天,每天看着爸爸妈妈怎么对老人,两个孩子自然也就懂得什么是亲情和孝顺了。”田华说。

邬建华夫妻俩相信言传身教、共同成长的力量,他们从细节上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品格。一家人共同观看经典影片和红色经典连环画教育孩子爱党爱国;阅读、背诵国学经典让孩子守美德、爱传统文化;外出旅游开阔视野,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感受风土人情;野外徒步锻炼孩子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2011年起,全家就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社区看望孤寡老人、捡拾垃圾等公益活动,培养孩子敬老爱老的同理心;2021年创建“夕阳留影”家庭助老活动,组织爱心人士共同为敬老院的老人拍照留念。“这些活动给家庭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老人身体康健,大女儿自小生活独立,学业顺利,主动承担家务、照顾妹妹。”田华说。

爱岗敬业 共同成长

邬建华夫妻俩都在税务部门基层岗位工作,工作上他们勤思考、爱实践、能突破,均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

邬建华工作25年了,从事过信息中心、监察、法规、督审工作,得益于敬业自律和勤奋学习,他在这些岗位都被选入自治区税务系统人才库,在法规部门工作时被列入国家税务总局巡视人才库,获评过“执法督察岗位能手”称号。由于业务和计算机技术上都属于“熟手”,每年都被抽调参加区局集中工作,还参加过多次总局集中工作,均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田华是海勃湾区税务局办税大厅主任,所在办税服务厅先后荣获市、区两级“三八红旗集体”、全区税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

随着智慧税务应用的不断深化,为了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工作效率,邬建华一边钻研业务一边自学大数据和程序开发,先后开发过近30个执法督察指标和前台脚本用于提取疑点数据,其中有5个在当年的自治区税务系统督审工作中得到应用;独立开发了税收业务+大数据+前台+工作协同等软件,可以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加工,多人协同工作,解决了基层难题。2017年开发的“减免税管理和政策效应分析评估系统”被自治区税务局在全区税务系统推广、“督审预审系统”已在我市税务系统应用2年、“留抵退税实地督导系统”运行准确、良好。

“‘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我老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两口子深受教育。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就在饭桌上、在聊天中,慢慢地沉浸在每个家人的心里,也形成了尊重、理解、平等、关爱的家庭氛围。”邬建华表示,“有家有爱有幸福,幸福的家庭将是我们这个小家永恒的主题和奋斗的目标。”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