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8日
李世民《晋祠铭》(局部)
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同时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高峰,无论是楷书、行书、草书,甚至篆书、隶书,均是名家辈出,群星璀璨。这种局面不得不说与一个人有着密切关系,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
历史上,钟情于书法的政治家不在少数,但成就各有高下,李世民凭着对书法的强烈热情及个人禀赋,在书法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诣。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书法氛围,从而为唐代书法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李世民可称为“帝王书法家第一人”。
在书法上,李世民极力推崇王羲之,他曾亲笔为《晋书·王羲之传》作“赞”,称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并且拨款向民间收求王羲之等名家的书迹,甚至上演了一出“萧翼赚《兰亭》”的传奇故事。可以说,李世民是以自己在政治上的绝对权威树立了王羲之在书法艺术领域的绝对地位,同时也为唐代前期的书法发展“规定”了道路。
李世民在书法实践上也身体力行,在学习王羲之书法的道路上为世人作出了榜样。《晋祠铭》就是他的力作之一,这是他撰文并书写的颂扬李唐王朝远祖、周武王次子唐叔虞丰功伟绩的碑文。太原是李唐起家的地方,李世民作《晋祠铭》一方面是证明其政权的正统合法性,一方面则是宣扬李唐王朝的文治武功。“承文继武”“经仁纬义”既是对先祖的颂扬,也是对自我的期许,历史证明他做到了——以武力得天下,因文化而流芳。《晋祠铭》以含蓄温雅、自然率意的行书写成,向世人展示了李世民的书法功力,同时也开了以行书写碑的先河。 (转载自《学习强国》)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