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8日
雨后
网络文学被大多数人看成以互联网为展示载体和传播平台,通过网络进行创作和传播的文学类作品,不过,这样的划分并不十分合理,因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多多。下面我想就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创作差异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差异之一是创作的目的不同。传统文学的创作始终被赋予文以载道的重任,更加注重作品内在的含义,肯定什么、批判什么、非常明确。而网络文学则以故事情节的精彩取胜,以故事的可读性为先,更多的是以个人感受、儿女情长为主。大部分网文作者写作的目的是娱乐加赚钱,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个人情感的宣泄、自我价值的展现。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差异之二是写作风格不同,这也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明显的区别。长久以来,传统文学的世界观构建、主题表达、人物塑造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文学范式进行创作,才能通过层层审核得到主流媒体的认可。相比传统文学,个性鲜明、恣意张扬则是网络文学最为突出的特点。在网络文学中条框限制少,只要阅读量够高就会成为签约作者,平台就会重点推送。网络文学作者为了能够迅速引起阅读者的关注,往往会在内容和创作手法上独辟蹊径,以吸引网民的眼球。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差异之三是创作者不同。由于纸媒数量有限,传统文学作品的展示平台审稿严格,创作门槛高,发表概率低,因此,传统文学创作对作者的文化积淀与写作功底有着很高的要求,作品不仅要有明确的主题目标,作者还要精确把控语言表达。毕竟,在纸媒逐渐式微的情况下,能够在主流媒体上发表作品的作者为数不多,能够出版书籍的作者更是凤毛麟角。而网络文学创作中,最初的网络文学作品在各平台展示,极少有严格的质量审稿和限制性要求。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网络创作中,甚至很多读者也摇身一变成为网文创作生产者,他们通过网络文学创作表达自我意识,展现自我才华,宣泄自我情感,内容更接近大众审美,更容易引发读者情感共鸣,与读者的互动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文学创作激情。
语言表达的不同运用亦造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差异。语言永远都是为思想和内容去服务,因为有着不同的创作意图和故事内容,决定了不同的叙事风格,也决定了语言运用的特点。传统文学的语言大多符合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所需要的语言规范,即便是个别前卫小说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但总体还是在主流文化和文学典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无论华丽还是朴实,传统文学的语言都需要富有内涵,力透纸背,为文章提供无穷的力量。而网络文学的语言则更加个性犀利,符合网络阅读者的日常用语。这主要取决于阅读网文的读者群,年轻、张扬、自我的他们生活在互联网语境中,语言表达的网络痕迹十分明显。网络语言的表达习惯、语调、语速、语感等都与传统文学的语言大不相同,更加符合年轻人活泼的个性,但许多老一代读者对此却有点不知所云。
两者在作品整体结构上也有很大差异。传统文学作品的整体构架中规中矩,虽然也会寻找突破,但这种突破是需要维持在传统文学框架中,因而传统文学更加四平八稳。但网络文学作者的出发点是通过新奇和独特得到一鸣惊人的效果。他们非常明白,只有不苟同他人,才可能有好的阅读体验,才能在浩瀚的网文中脱颖而出,才能更深更近的表达自我意识。因此,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随性构建的世界观,洋洋洒洒的意识分析,精彩夺目的场景描述,都让网文的结构比较随意、松散,尽管有时显得哗众取宠、不合常理,却又与其网文的风格、特性、内容贴切适配,沉浸在那种虚幻的情境中,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也会令作者和读者畅快淋漓地体验一把。由此,玄幻、修仙、穿越这些在传统文学中不大可能出现的题材在网络文学中都司空见惯,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乐在其中。
最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作品的出路也有所区别。网络文学的兴起为文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文学平台上几十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点击率都与作者的收益挂钩,并对创作者给予种种激励政策,有的平台还开通了读者打赏模式,或者被越来越多的开发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动漫和网络游戏,使网络文学创作者的收益远远高于传统文学创作者。在传统文学创作者还在为如何打动出版社购买版权,如何不用自己掏腰包出版作品,如何能够将作品发在寥寥无几的纸媒上,如何能够靠写作养家糊口的时候,很多部网络小说已经被各大出版社青睐印刷成为纸质书,甚至轻而易举地成为畅销书走出国门。高产出和高收益已经使诸多网络作者实现了财务自由的目标,一些头部网络文学作者更是跨入富豪行列。
如今,网络文学已经堂而皇之地作为一个品类存在于文学领域,正在逐渐打破“上不了台面”的固有观念,在文化领域也是风头正劲。纵观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它的存在对文学事业来说有利有弊,对于多元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但对传统文学和纸媒的影响和冲击也不容小觑。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