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本好童话书,为童年铺上温暖的底色

韩建慧

2023年07月20日

本报记者 韩建慧

暑假又至,是时候给孩子选本温暖有趣的童话故事书了。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童话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真情书写和对美好未来的激情想象。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他们阅读欲最为旺盛的年纪里,每一本读物都承载不同的使命。有的作品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能将作者的思想通过有趣的文字和动人的情节变成涓涓细流,给孩子的精神世界带去滋润和抚慰;有的则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审美愉悦,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

但不拘如何,能给孩子以丰富给养的,一定是真情书写的作品,这些作品足以激发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憧憬,帮助他们缩短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距离。

有哪些好的童话作品值得推荐?记者采访了几位有经验的宝爸宝妈,让他们为您分享一番。

经久不衰的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家有6岁女孩的市民张鑫宇说,如果让她推荐,她一定会推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这本书可不是一本新书,它早已登上儿童文学的殿堂,伴随了至少两三代人的成长。张鑫宇说,自己小时候就是看着这本书,跟随着善良可爱的小姑娘爱丽丝一起经历那些荒诞的魔法世界,那些超乎想象的、不合逻辑的,现实中无法体会到的东西深深的勾起了她的好奇心,以至于她至今都会对未知的世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张鑫宇的女儿小雪芙也很爱这本童话作品。她常常缠着妈妈问东问西,“世界上真的有喝下去就能变成拇指大小的饮料吗?真的有吃了就会长大的蛋糕吗?兔子、老鼠或者海龟真的常常开会并且争辩吗?”

这样反复提问的结果,就是雪芙的思辨思维非常发达,张鑫宇告诉记者,小雪芙四五岁时就能给她们讲自己编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家里的家电和家具,雪芙会给它们“安”上不同的性格、特点,拟人化的模仿它们的语气辩论或者聊天,常常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跟着“樱桃树”去散步

受访者刘浩说,《樱桃树去散步》是他7岁的儿子小虎最爱的一本童话书,虽然这本书不出名,好像还挺“小众”,但他在陪伴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却体会到了它独特的价值。

《樱桃树去散步》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由多个故事集结而成,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想象力,且文字优美温暖,读起来感觉心情非常的轻松。小虎在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和爸爸探讨了《鸭妈妈和神奇小溪》这个故事。他问爸爸:“小鸭子的妈妈为什么哭?是不是因为她照顾小鸭子太辛苦了,小鸭子不听话?刘浩选择用书里的一句话来回答儿子:“无论是谁,都有感到累,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孩子当时若有所思,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明显懂事了很多,也好像突然学会了观察父母的情绪。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能像野草一样肆无忌惮的烂漫成长,照顾他人的情绪真的是应该从小学起的一门功课。所谓淘气的‘熊孩子’,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情绪。我很高兴,我的孩子在一本童话书里获得了启示。”他说。

温暖精神世界的《小王子》

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样,《小王子》也是一本经久不衰的童话作品。推荐这本书的王嘉楠说,《小王子》通俗易懂,但每次读完似乎又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看似是一本描述小王子人生经历的童话书,却又更像是小王子在不停地通过自己的经历给人们以指引,对感情、对幸福、对人生真谛的寻觅,这种寻觅汇聚成整本书温暖的底色,至今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王嘉楠说,这本书也是他准备给即将出生孩子的礼物,“跟所有新手爸妈一样,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我们两口子已经给娃买了好多的用品,虽然不知道他啥时候才用得上。”他笑着说:“书肯定是不能少的,胎教期间我们就一直在读《小王子》,晚上开着一盏台灯,妻子安安静静地躺在我身边,听我给她和孩子读那些温暖的小句子。”

王嘉楠的妻子小榛也是《小王子》的忠实粉丝,买了好几个版本。最喜欢的译本是张小娴的,她给记者展示了她曾经做的读书笔记,里面很多经典的句子都出自这个译本,比如:“所有大人当初都是孩子,但是很少有人记住这一点。”“你知道吗,人在难过的时候就会爱上日落”“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这本书曾经温暖了我和妻子的精神世界,我也希望它能温暖孩子的精神世界,让他能在如水流动的文字中感受到生生不息的力量。”王嘉楠说。

诚然如此,好的童话作品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可以让孩子在最该阅读的年龄读到了贴近心灵的作品,从而为他们的人生铺上真诚温暖的精神底色,这种底色会伴随成长,逐渐内化为阅读者的价值观,也许这才是“阅读”这件事的意义。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