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真服务

——读落尘诗作随感

2023年08月22日

雨后

今年,落尘的诗作陆续在《乌海日报》《乌海文苑》日报版和“乌海文苑”微信公众号上登载,我倍感欣慰。在我看来,落尘的诗作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用他的话来讲,小资情调、吟诗作赋不过是他生活的佐料。我也知道,在他看来,作诗如他做美食满足口腹之欲一般,只不过诗是他的精神食粮。但我以为,美的诗词文赋就该共享,与同道之人一起品赏,才不辜负与文字的缘分。我每每撺掇他投稿,每每又劝之无果。今年,或是有什么感悟,忽然开始投稿,诗作居然频频发表,得业内肯定,引得众人鼓掌,他欣喜之余更加用心推敲,诗作的境界格局日渐高阔起来。

认识落尘十余载,一直是以酒友的姿态呈现。外形白净、穿着整洁得体的他,主业做牙科生意,工作清闲如同遛弯,不喜争斗,称自己小富即安。为人低调且有孝道,伺候卧床老母亲多年。他不抽烟,闲暇之余喜酒且酒量极好,酒风也颇佳。我们在一起更多的时间是喝酒聊天,落尘为人豪爽有侠气,尤爱和文友漠中泉抬杠争论凑趣。他的文字,最初只是在朋友圈见,遇见风花雪月、时令节日,兴之所至抒情达意,言词清雅。

沈从文先生在《记丁玲女士》中曾说过:“若是一个批评者,不明悉一个作者常时的生活与新型,那就无从理解他那一件作品的艺术。”也许因为落尘在他的诗作中展现出的传统美和浪漫我是见识过的,了解诗作的背景和创作的情境,所以才能够更深地体会其中的美妙,更加体会到诗作者的良苦用心。正如我们欣赏唐宋诗词也好,欣赏现代诸如戴望舒、海子的作品也好,每一篇文字的背后,总有一些故事令作者有感而发。酷爱读诗品诗的我,每每看到落尘情思泉涌、妙笔生花,就要细细品味,体会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要表达的思想。

艺术就是展现美、引导美。在落尘的诗作里,你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唯美。情思旖旎,文辞婉约,字字句句都透着唯美的浪漫主义情怀。落尘善于用独特的眼睛去发现美,捕捉普通日子里的点点滴滴,甚至去挖掘美。他的诗作,对风花雪月的吟诵是主打,篇幅最多,生活中的感触也都会融入他的诗句。诸如《初雪》《月夜》,让人觉得生活原来这么富有诗意。

木落,水寒/凭栏远眺/你的炫舞漫延在纬度/你在流转中执手,蹙眉/婉转流影/惊醒尘封已久的悲凉/你花开的声音/意味深长/诉说关于冬的一段段传说/你驾驭莹莹的翅翼/演绎世事沧桑/不倦的指尖/浣洗所有的尘埃/你的讯息/丰腴我消瘦的诗歌/我的春天 已经启程 《初雪》

本质上说,诗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必然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在艺术创作时,为了使事物更加完美、更富有诗意,诗人的主观起到能动作用,比如渲染、理想化和夸张等,但诗句又是凝练和浓缩的。在我看来,落尘诗句中展现出来的纯美,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因为展现了真、善的内容,所以美有了灵魂;因为被美好的词句修饰,真、善也变得衣袂飘飘、美得炫目,诗并没有因为真善而失去美,而是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落尘的诗作里,万事万物皆有灵性,而他恰好窥探到:

天空/放牧着一匹马/低垂着头/啃食七月一捆捆的云朵/它们的种子/落在我的脸上/有着温柔的回声 《午后》

对落尘的每首诗作,如果能反复吟诵,你会发现,落尘的浪漫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那些美好的事物和情怀始终萦绕在他心头,诉诸于笔端。他的诗作既有如《秋的思绪》《夏夜》等悲春悯秋的抒发,也有《端阳祭》这样特殊日子的感怀。在他的诗里,恰到好处的想象,恰如其分的比拟,真诚流露的情感,隐而不发的慨叹,不由得令读者产生共鸣。在他的诗里,很多寻常事物都已经不是现实中的事物,而是一种意象,更显出这首诗的品位脱俗、意境悠长。

推开五月的门庭/你抑郁的面容/如同利器/疼痛穿肉而过/需感同身受你的忧患/才能在粽香飘溢的日子/将诗歌的感慨/以文字的形式闪耀......沿着你流放的足迹/我端坐于冥想的边界/将经年的祭念/根植于心......今日/你抱石的姿态/跃然纸上/拥着清香四溢的情致/我把骨子里的敬重/置于案头/一面背山/一面邻水 《端阳祭》

这种拟人化的写法,是他的诗作比较突出的特点,也是显功力和才情之处。情与景、人与物、情与人之间的变幻自如,引领读者进入他的精神世界,领略他的喜怒哀乐,感受他的悲欢离合,并在不自觉中感同身受,同喜同悲。也许,这就是一首好诗所达到的效果吧。

当然,正如他的网名兼笔名——落尘,人到中年的他更多的是对生命、生活、生存的感悟和反思,诸如《宿命》《此刻的漫不经心》《梦中的你》,人生阅历成为他的诗材,悲欢离合已经融入一字一句中,细细品味方得真谛。

夜色阑珊/我是微光的一颗星子/以静默的姿态/驻守岁月安详/此刻以后/我褪下锦衣华服/用一曲小令的婉约/约会这满城的月光/那飞驰而来的/流年往事/落英缤纷般/滑进眉梢/在光阴的缝隙里/我听见煮酒的声音/附和清辉/还有辽阔远方/汹涌河流/苍茫大地 《夜色阑珊》

为什么说落尘的诗很美,却又很真,值得我当做艺术品去品评,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本真的人,他的诗可谓“言为心声”。正如落尘自己写的简介:一个土生土长的乌海人,一个喜欢诗词歌赋的浪子,一个骨子里喜欢风花雪月的痴人,一个喜欢美食美酒的吃货,一个喜欢独处也喜欢热闹的豁达人。与落尘结识乃至交往,皆是因着文字的缘故。但是成为至交好友,仅有诗是远远不够的。他爱读书,尤喜唐宋诗词,他的本真洒脱颇有魏晋文人之风。他会在细雨濛濛的秋天和友人喝一杯小酒,读一首小诗,也会在白雪茫茫的好日子三五好友围着一只沸腾的火锅,在热气腾腾中小酒微醺,会用他磁性的嗓音整篇背诵《滕王阁序》《洛神赋》《赤壁赋》,偶尔还在我们聚会时展露一下过人的厨艺,顺便聊聊近期读书的感悟,然后回到家就诗兴大发,把新作的诗发到微信朋友圈抒发感受。落尘就是这样一位活色生香的草根诗人,也许正是这样接地气、通人性、真性情的诗人,才能写出那样纯真轻灵的诗句吧。

其实,诗人在写作的时候,心中鲜活的是另一种存活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生命体。正如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一样,诗人会在诗作里泄露隐秘的灵魂,也是像梦一样朦胧的。由此看来,诗的动机既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而又要隐藏自己于文字背后。所以,读落尘的诗,不应该就事论事,不应该以物观物,通俗说就是“你”并不是你。戴望舒曾说过,“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故而,品读落尘的诗,可能要超脱凡俗的杂念,才会读出不一样的诗意。

在欣赏诗文的时候,我一直主张品味为高,意境为主,文字形式其后。优秀的诗文,以字传情,如芝如兰,余香袅袅,每一位读者都会将自己的感受带入其中。与诗文相伴,亦如与兰相伴,清雅幽香。落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偏爱,身处红尘俗世用心用情地生活,都在影响着他和他的诗。读落尘的诗,能感受到一份水墨写意的美,有一份缠绵悱恻的深情,更有一种凝练深沉的豁达。

在乌海诗坛,落尘的诗婉约清丽,自有自己的格调情趣,也算是一名独特的存在。但是,作为一名诗作者,作品能够达到立意高、意境远、文字优,着实得下一番功夫,需要诗作者更多的生命体验、文化积累和生活积淀,需要不断跟上新时代的脚步,去提炼和哲思,才能让作品流芳于世。作为乌海本土诗词新人,落尘的艺术之路漫漫,且行且努力吧。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