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
2023年08月25日
资料图
■黄河岸边是我家·寻味乌海 ⑷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风韵和味道。
都说美食是开启城市烟火气的灵魂。春夏秋冬,晨昏轮转,一重滋味就是一段生活。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无边岁月里的炉火明灭,漫漫时光中的炊烟袅袅,最终都化作平凡的三餐四季。
都说美食是追回童年记忆的味觉密码。灶火燃起,香气弥漫,妈妈的手艺早就植入记忆深处,再平凡的食材也能成就未来几年、几十年的惦记。万户千家,味道迥异,但幸福的滋味却何其相似。
都说美食能承载游子思乡的行吟。三餐一宿,岁短日长,故乡是我们抵达世界深处的一个起点,美食是我们回望故乡时最柔软的情愫。家乡味与家乡话一起,愉悦了味蕾,抚慰了身心,风尘恋恋中定格成关于家族人事、故乡山水的特殊记忆。
乌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族群众,用他们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传承和交融中,创造出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饮食文化,经岁月打磨,成为乌海人特别热爱的一重风味。
这重风味与辽阔的蓝天白云有关,与苍莽的金沙戈壁有关,与潋滟的一湖碧水有关,与壮美的山海沙城有关……它不仅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在无形中承担起了促进人类情感、凝聚社会群体的作用。
如果您也想寻访这重“乌海风味”,领略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普通人的极致情感,不妨跟随记者一起,开启这段“寻味之旅”。
本报记者 赵荣
满足你夏日味蕾的是什么?清甜脆爽的西瓜,奶香四溢的冰激凌,还是散发着孜然香的烧烤……对于很多乌海人来说,夏日里必定离不开那一碗酸爽开胃、滑溜筋道的酿皮。
酿皮,是西北地区的一道特色小吃,有人称之为“凉皮”。
如果你来过乌海,那你一定见过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卖酿皮的小店,如果你吃过,那么相信你一定念念不忘。麻辣的、葱香的、干拌的、加肝儿的、麻酱的、凉调的、热炒的、多掺的……总是让食客难以抉择。这些酿皮有陕北风味的、河套风味的,也有汉中风味的、东北风味的。经过多年的融合演变,乌海酿皮取各家之精华,形成独有的地域风味。
酿皮:留在心间的青春记忆
一张酿皮,被均匀地切成手指宽的条状,加入面筋块,浇上辣椒油或葱花油、芥末水、大蒜汁、醋以及各个店家秘制的咸汤,再配以酸咸菜、黄瓜丝、胡萝卜丝等辅料,加上一撮香菜点缀,这样一碗五颜六色又鲜香可口的乌海酿皮就可以端上桌了。
“二十多年前的乌海,酿皮可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儿,就是加不加辣、要不要蒜等口味上的区别。”市民张宝莲回忆,那时,“酿皮店”就是一个个搭建在街头巷尾的白布棚子,钢筋做框架,白布做围挡,圈起来一块地方做店面。棚子里惯常有两张长条桌,一张被摊主的碗、砧板、调料占得满满当当,另一张则会在桌面上摆一个筷子笼,桌边围放着一圈凳子,以供食客使用。天气好的时候,摊主会增加一张桌子摆在棚子外。如果想吃酿皮,只消站在街头一瞅,哪家棚子人多,必定好吃。
张宝莲说,她的邻居就是做酿皮生意的,两口子每天忙个不停。半夜三更起来就要和面,然后洗面、蒸面筋、做面皮。食材准备好后装上三轮车,拉到“店内”才算完成。妻子在街头售卖酿皮,丈夫闲时回家洗锅、打扫卫生,食客多的时候则在摊位帮忙。
“这夫妻俩起先是租房住,靠卖酿皮养活一家人。经过多年打拼,俩人还盖起了独门独院的大房子。”张宝莲说。
58岁的市民张红丽说,这么多年来,酿皮一直是她的最爱。
据张红丽回忆,早些年,市三中南面是一块空地,酿皮棚子一个接着一个。夏天是酿皮销售的旺季,即便不是饭点儿,棚子中也是一座难求。
“那时候小碗酿皮一块五,男人通常吃2元钱的大份,孩子则选择1元钱的。我每天送完孩子就去吃酿皮,连着吃一个夏天都不会腻。冬天吃酿皮时,必须抢占一个避风靠里的好位置。”张红丽笑着说,“一边找位置一边告诉摊主‘来碗酿皮’。片刻工夫,一碗五颜六色又鲜香可口的酿皮就端上来了。酿皮上铺着面筋块儿、酸咸菜、黄瓜丝,浇着辣椒油、芥末水、大蒜汁和秘制咸汤,筷子一搅拌就能开吃了。吃完酿皮,碗中剩余的汤汁要加开水喝干净才算圆满。”
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来一碗酿皮”仿佛是乌海人的日常。
市民陈女士说,关于吃酿皮,她和二姐还发生过一件囧事:二姐从农村老家来乌海走亲戚,她们逛街买完东西就朝着酿皮棚子而去。二姐是第一次吃酿皮,面对着酸咸菜、黄瓜丝配成的酿皮不禁皱起了眉头,嘴里嘟囔着:“这有啥好吃的?”陈女士则在一旁低声劝着:“可好吃了,你尝尝。”二姐顺手抓起筷子笼里的两双一次性筷子,伸进碗里预备开吃。陈女士忙小声喊道:“不对不对,那是两双,你得把其中一双掰开。”二姐生气地把筷子往桌上一丢:“那你说咋办?”“顿时,一桌子诧异的目光盯着我俩,我羞窘得说不出一句话,默默把筷子掰开递给了她。”陈女士说,这件当时她觉得羞窘的事,如今想起来只觉得有意思。
“80后”市民刘丽琼回忆,她上高中时,学校附近就有一家酿皮店,每天下午课间活动,同学们都已经饥肠辘辘,许多人会买一碗酿皮解饿又解馋。“课间活动不允许出校门,我们便跟店家要来电话号码,告诉他要几碗,定下时间和‘接头’地点后每天轮流去取餐。一群人围坐在教室里狼吞虎咽,还得抓紧时间开窗通风,以免被老师发现。”刘丽琼笑着说,一碗酿皮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更是她们年少青春的滋味。
酿皮:难以割舍的故乡滋味
“在我们乌达,来碗酿皮的标准说法是‘来碗儿酿(音同让)皮子’。”“80后”市民李先生说,“酿皮吃到嘴里有面香,却又弹性十足不易断,更容易挂汤和进滋味。一碗酿皮中有着‘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清指的是熬制的料汤清亮,白则是面皮颜色雪白,红是自制的辣椒油,绿为提味的香菜、黄瓜丝,佐以疏松多孔、吸饱汤汁的面筋块,简直美味极了。”
乌海酿皮这些年名声在外,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心中,悠悠谱写出一曲乡音。不少乌海人走亲访友或是出差在外,总惦记着这一口,行囊里宁愿少带一件衣服,也要带上一份酿皮。
李雪在外地读书时,当地小吃中也有凉皮。“薄如蝉翼的凉皮,佐以清淡的汤汁,少许的黄瓜、胡萝卜,就连辣椒也缺乏油汁,实在寡淡得很。”李雪说,尝试过后发现,那里的凉皮与家乡乌海的酿皮相差很大,而室友们却不以为然。
当年寒假结束,李雪打包了10份充满乌海味道的酿皮返校。“虽然酿皮中的配菜已经不如刚切时新鲜,但我仍记得她们吃到乌海酿皮时的惊喜。”李雪说,“美味”是她们一致的夸赞。
定居上海的朱磊每年最盼望的是母亲的到来。“妈妈的行囊中带着的都是我最爱的家乡味道,其中一个就是酿皮。酿皮鲜食美味,可要长途跋涉,保存却不易。每次母亲总是让店家将酿皮、料汁、配菜等分开保存,乘坐飞机到上海,才得以让我品尝到最新鲜的乌海酿皮。”朱磊说,“每每回到家乡,我就是酿皮店的常客,店家得知后,还专门为我准备食材丰盛的特大碗,并且告诉我说不够再加。”
市民小韩说,她的同学婚后定居银川,最想念的便是乌海的酿皮,出租车、顺风车……但凡能够让乌海酿皮及时到达银川的车,都为她捎过这一缕乡愁。
“我和身边的同学几乎都为她奔走购买过。为了让酿皮保持新鲜,店家通常是头一天准备好酿皮,第二天一早现切配菜,现调料汁,分类盛放。”小韩说,“我们送出的不仅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思念。”
“到北京看望女儿,几个月里,我的脑海中总是不断浮现家乡的各种美味佳肴,其中一个就是酿皮。”家住海勃湾区千禧苑小区的陈红霞说,酿皮的营养价值高,无论蒸煮、清炖,都味道香浓,而其中,面筋可谓是美味中的美味。她每每光顾酿皮店,总要求店家多放一点面筋块。
在陈红霞看来,蒸熟的面筋是酿皮不可缺少的伴侣,少了它,就如同吃油条不配豆浆,感觉上会差很多。“面筋多孔洞,当它吸饱佐料汁后,其味浓厚至甚。咬一口韧性十足的面筋,酸辣爽口的汤汁从每一个孔洞争相涌出,占领你所有的味蕾,无论是牙齿还是舌尖,都过足了瘾。”陈红霞说,“我喜欢先将酿皮吃掉,留下小半碗佐料汁,再将面筋泡在汁中,让它吸饱汁,再美滋滋地享受。可惜,每碗酿皮不过加三五块而已。因此,我的爱好之一就是有一大碗面筋块可以大快朵颐。”
酿皮:不断改良的乌海味道
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需求,在普通酿皮的基础上,配以辣椒炒制的猪肝或是鸡丝,酿皮又被赋予了新的味道;若不愿食凉,热锅炒上一份也能满足口腹之欲。
近年来,酿皮这道小吃又多了其他花样,擀面皮、牛筋面、凉面等等都能与其一起拌匀,在刺激人们味蕾的同时,散发出独属于本地酿皮的特别味道。
对于不少人来说,麻辣肝可谓酿皮的灵魂。
“麻辣肝的咸香和硬度对比酿皮的清爽软弹,虽是两个极端,却有着无限滋味。”市民赵霞说,她最喜欢的一家店,其酿皮比其他店的要薄,切出来微微打卷,接近透明,辅以汤汁,滋味无穷。
赵霞家在海勃湾区海晨小区,工作地点在海南区,想要吃那家店的酿皮,就得绕路去。“在店里吃,酿皮的味道最正。带走的酿皮,虽然店家会带足料汁,但感觉就是和店里的不一样。”赵霞说。
“有的店酿皮味道厚重些,有的清淡些,有的店辣椒炸得干、脆,辅料还有花生碎,味道比较独特,还有的店则充满时代记忆。”市民陈阳说。
除此之外,牛筋面、凉面、擀面皮、米皮、凉粉等,也都是和酿皮搭配的好食材。牛筋面筋道,凉面松软,擀面皮弹牙,不论是单独食用,还是和酿皮掺起来吃,都风味独特。与此同时,不少酿皮店的食材更为丰富,里面添加了西红柿碎、紫甘蓝丝,将炸制的油加入香味十足的胡麻油等等。
炎炎夏日吃一碗酿皮,不仅能饱肚腹,还能带来清凉舒爽,那到了冬天该怎么办呢?别怕,乌海还有热乎乎、滋味独特的炒酿皮。炒酿皮与凉拌的调味差不太多,炒制后酿皮温热,但并不发黏,反而略有弹牙。
“在乌海,我吃了很多家的酿皮,这些店调味平衡得都不错,咸淡正好,酸度不高,微辣,面筋块和面皮切得不是很整齐,但口感不错。”在某酿皮店就餐的市民李女士说,她细品之下发现目前就餐的这家店,店家在炸制葱花油时下了功夫,“烂腌菜”放得不多,其中芹菜丁和胡萝卜丝是鲜菜,这让整碗酿皮酸度降了下来,多了份爽脆的口感和几分胡萝卜的清甜。
除了凉调、热炒,酿皮还可以卷着汤料、配菜一起吃,是当下时兴的“卷凉皮”。黄瓜、熟花生、面筋、香菜、豆芽等用芝麻酱和其他调料拌匀后放入一大张面皮里,然后裹成卷即可食用,是不少年轻人和上班族的快餐首选。而酿皮的菜单也一直在更新升级,从单品的酿皮,到搭配肉夹馍、拌饭、粥品、米线、饮品等等,再到套餐搭配设计,因地制宜,让更多人爱上乌海的酿皮。
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味道,不是食物取材名贵,也不是因为场所高大上,而是普通的味道中藏着光阴的故事,比如家里妈妈做的家常菜,比如一串串麻辣烫,再比如这一碗回味悠长、镌刻了城市记忆的酿皮。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