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2023年09月01日
本报评论员
你会因为什么记住一座城?可能是一座地标建筑、一处独特风景,也可能是一位文化名人、一种民俗风情,甚至还可能仅仅是一道美食、一句口号……城市和人一样,也有个性,越是有鲜明的文化标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往往就会越大。
黄鹤楼是武汉最响亮的城市名片,王进喜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典型代表,千年瓷都是景德镇薪火传承的文化自信,烧烤是淄博“人间烟火”熏陶出的政通人和,泼水节是西双版纳吸引万人狂欢的流量密码……城市文化标识具有标志性、独特性和识别性,是弘扬地域文化、树立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质的重要依托,打造有独特魅力、吸引力和辨识度的文化标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共同追求。
近年来,我市立足文化资源特色,打造了书法之城、赏石之城等文化名片,为城市带来了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总体上深入挖掘不够,层次内涵不深,还没有形成较强的文化产业和独特影响力,文化标识在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赋能城市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把乌海文化品牌做起来、文化标识立起来,需要我们进一步丰富内涵、延伸载体、挖掘价值,持续提高文化标识的影响力度、广度和深度。
书法文化是我市最具知名度的文化标识,是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把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这个阵地建好用好,在展厅设计、展品展示上既要放眼全国,更要聚焦本土,充分展现我市书法特色和艺术水准,真正将其打造成国内书法文化的艺术殿堂和对外展示乌海书法文化的重要窗口,使我市书法文化不断焕发新魅力,努力把书法之城这张金质名片擦得更亮。
山、水、沙、城景观是我市独树一帜的城市形象。我们要依托乌海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可感可知、有价值内涵的文化标识,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创意营销,通过长期培育、持续宣传,全面呈现乌海文化和城市形象,逐步把城市差异化、个性化的文化特质塑造起来,提高城市辨识度和影响力,让乌海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更加深入人心。
城市文化标识是人们对一座城市最有代表性和最具突出特点的认同与表达。塑造城市文化标识,要将其融入城市建设、城市精神、百姓生活之中,让群众能够在娱乐、休憩、健身、交往等情景中更接近艺术、体验文化、享受生活,从而产生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不断增强对乌海文化、城市的自豪感,引导带动更多人争做宣传乌海的“文化使者”,广泛推介宣传我市,持续吸引市内外关注度,使更多人认识乌海、走进乌海、热爱乌海,感受近悦远来之城的文化魅力。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