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不断丰富拓展城市文化的内涵外延

——谱写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乌海新篇章系列评论之三

本报评论员

2023年09月05日

本报评论员

一座城市的文化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美食景点、文艺作品等这些看得见的地方,同样也体现在风俗习惯、管理制度、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等这些看不见的地方。

一位投资者初来乌海考察时,不小心把包落在了出租车上,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出租车司机主动联系他并归还了包,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决定把企业建在了乌海。这位投资者之所以认定乌海,是因为他看到了乌海人的朴实善良,看到了乌海这座城市的形象,更让他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既需要硬实力支撑,更需要软实力浸润,二者相辅相成。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真金白银的投入力度,补齐城市文化建设硬件短板,各具文化特色的口袋公园、葡园绿道,正在建设的集文化馆、博物馆、剧场、乌兰牧骑业务用房、图书馆、档案史志馆于一体的公共文化中心等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我市注重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增强市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意识……硬实力、软实力的双提升做到了重“面子”,更重“里子”,拓展和丰富了城市文化的外延与内涵,全力构建起健康向上的城市人文环境。

去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提出,“要把干部担当作为的形象立起来,把讲诚信守信用的形象立起来,把真善美的形象立起来,把不拖拉的形象立起来,把办事有规矩的形象立起来”。“五个立起来”要求,对我市塑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前不久,我市成功获评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成为自治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守信践诺,广大干部群众带头讲诚信、守信用,充分发挥表率示范和正向引领作用收获的硕果,亦是丰富城市内涵的重要举措。

在不断丰富拓展城市文化的内涵外延方面,我市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下一步要主动融入到自治区“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结合乌海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深入系统地研究、挖掘、提炼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切实找准文化内涵、精神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为我们保护传承地方风俗、发展城市文化提供了清晰思路。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切实遵循总书记的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灵感,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力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城市文化内涵中,贯穿到文艺创作中,深度挖掘一批先进典型,采写一批温暖故事,塑造一批正面形象,为受众提供更多体现乌海特色、人文内涵丰富的文化作品,充分展示乌海地方文化中的实在、淳朴、诚信、勤勉等精神面貌,把真善美的城市形象立起来。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