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
2023年09月05日
正值开学季,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学生来说,安全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近几年,校园贷凭借便捷性、低门槛等特点一度“风靡”校园。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校园贷也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校园贷”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一种借贷金融服务,在校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在网贷平台完成个人身份资料审核、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等借款操作流程,就可以申请到一定额度的信用借款。
非法校园贷通过虚假宣传诱导学生贷款。骗子会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幌子,吸引学生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冒充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借消除校园贷记录之机实施诈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面对非法校园贷,一旦被骗,不要隐瞒,立刻告诉家长及相关老师,发现得越早,被骗的钱追回的可能性就越大。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配合警方调查。
非法校园贷还经常出现身份借用等套现欺诈现象,不少大学生莫名其妙被贷款而欠下巨债。因此,要谨慎使用个人身份信息,尤其不要替陌生人担保,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会理性消费,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切忌盲目攀比。应该谨记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不要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错误消费,要树立合理消费、科学消费等正确的消费观念。上学遇到经济困难时应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或者寻找辅导员诉说困难,通过老师或学校寻求帮助。
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贪图一时的小便宜,切勿随便听信他人的言论和宣传。尤其是涉及到钱财、转账、汇款等重要事项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及时和辅导员、家长交流。面对不法分子各种套路,必须保持警惕避免上当。 (陈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