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招硬招频出 招招稳住就业

王超

2023年09月08日

■保民生 稳就业 促创业

本报记者 王超

“什么时候面试,需要带哪些证件?”

“我是大专学历,可以去贵单位工作吗?”

“你可以先加一下我们的沟通群,到时候会有专人为你挑选岗位。”

……

8月25日,我市今年秋天的首场“百日千万专项招聘行动暨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专场招聘会”热闹开场。走企问岗、面对面咨询、现场带岗直播同步进行,上万人线上选岗,500多名求职者穿梭在招聘会现场,寻觅秋天里的新机遇。

为了能在招聘会上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求职者吕捷做足了准备,带着10多份精心设计的简历早早来到招聘会现场。“我绕着活动现场看了一圈,有了几家初步意向公司,等一会儿再针对性地详细了解。”吕捷说,她比较注重岗位发展前景和企业实力,希望在工作岗位上有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在君正集团展位前,应聘者早早排起了长队。君正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杨雨龙介绍,公司业务涉及化工、新能源等领域,此次招聘会提供20多个工作岗位。

正在排队等待的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章家瑞学的是化工专业,想找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招聘企业很多,选择的机会也很多。我投了几家和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对薪资要求不高,就是想留在乌海发展,建设自己的家乡。”章家瑞说。

与求职者同样忙碌的还有直播带岗的主播。在招聘会直播带岗区,5家优质企业的代表做客直播间,与主播互动,就招聘职位、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进行推介。企业代表还现场分享了个人求职经验和在我市工作的感受,贴心的“职场加油包”获得了求职者的点赞。

据统计,当天的直播带岗共吸引了1.8万人次进入直播间在线观看或“下单”投递岗位。

线上线下招聘火力全开,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推送。8月21日,在内蒙古青山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培训教室,家政培训班的学员在聚精会神地进行保洁实操练习,为即将到来的职业技能考试做准备。实操过程中,授课老师采取“理论讲解+现场示范”的授课方式,详细讲解、耐心演示,引导学员更好地理解家政保洁的操作流程。

“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培训主要针对我们残疾人,内容更加细致。通过培训,我不但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还成了小组长,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学员范巧梅说。

为做好农牧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我市先后引进建设了自治区首家残疾人综合辅助性服务中心——内蒙古青山残疾人综合辅助性服务中心,为企业算好残疾人就业的“政策账”“经济账”“效益账”,搭建起残疾人和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平台。同时,我市建设打造了首家“零工市场”,积极发挥市场就业“蓄水池”作用,为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方提供免费招聘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就业政策指导等服务,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进得来、留得下、有活干、能赚钱”。

一组数据诠释着我市就业工作“稳”的良好态势:今年截至7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87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0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51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0%、86%、95.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4292人,核定征缴失业保险费5438万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8.6%、85%;创业培训58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46万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8.2%、192.7%;城镇就业技能培训55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065人、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169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5.3%、464%、77%。

“聚焦一个‘稳’字,抢抓一个‘早’字,今年,人社部门千方百计搭建好求职者和用工企业的双向对接平台,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曹裕强说。

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今年,我市人社部门“实招硬招”频出,持续落实就业“政策包”,千方百计、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