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湾区滨河街道镇北社区党委:

“老书记接待室”探索服务群众新路子

段维娜

2023年09月11日

本报记者 段维娜

老书记是一面旗帜,更是架起为民办事的桥梁。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发挥好社区老书记“传帮带”作用,海勃湾区滨河街道镇北社区党委积极搭建“老书记接待室”,通过以老带少、以优促弱的方式,有效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

“刚担任社区书记时,遇到需要调解的一些事项,有时会感觉无从下手,和老书记结对后,老书记的言传身教令我茅塞顿开。”镇北社区党委书记郭可昕说,“如今,我们这些年轻人工作中有了难题会找老书记谈一谈,生活中有了苦恼也会找老书记聊一聊。”

大家口中的“老书记”是54岁的杨翠玲,她曾是镇北社区党委书记。退休后,她抱着“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责”的信念留了下来,成为“老书记接待室”的重要一员。杨翠玲秉承“传、帮、带”工作法,搭建引领带教、经验交流、服务群众的新平台。自此,镇北社区“老书记接待室”成了社区年轻工作者的“定心丸”、调解矛盾纠纷的“智囊团”、推进社区治理的“先锋哨”。

“争吵往往是因为生活琐事引发的,如果不及时化解,小摩擦就会演变成大隐患。以后遇到矛盾纠纷,一定要多听多看多思考,从源头上消除问题。为群众办事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多从群众角度思考,才能事半功倍。”杨翠玲语重心长地对社区年轻工作者说。

“老书记接待室”致力搭建“薪火相传”平台,通过社区老书记与社区年轻工作者结对,帮助青年人锻造一身“硬身板”,穿好基层治理的“绣花针”。通过在“传”字上做文章,“老书记接待室”成为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分享堂”,方针政策的“传达室”。镇北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后工作人员呈现年轻化,干劲足、冲劲大,但也暴露出了群众基础不牢、基层治理经验不足的问题。依托“老书记接待室”,围绕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老书记以“三亲自三传授”的方式,即亲自讲党课传授政治理念、亲自带队攻坚传授具体工作方法、亲自以案说法传授优良作风,为年轻人吃下定心丸。

在“帮”字上出点子,“老书记接待室”依托网格化管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进百家门、暖百家心,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详细掌握,精准施策,能够现场处理的马上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和社区“两委”成员一起“会诊”,开出“药方”。截至目前,“老书记接待室”共化解矛盾纠纷26起,化解率100%。随着一起起矛盾纠纷的化解,“老书记接待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居民对工作室的信赖和支持与日俱增。“原来邻居总是乱堆收回来的废品,搞得我们附近乱糟糟的,跟他家反映多少遍也不听,后来还是到社区找老书记出面才解决了问题。”镇北社区居民许昭丹说。

在“带”字上下功夫,“老书记接待室”成为培育基层干部的“孵化器”。作为基层工作的“过来人”,老书记总是用最贴近群众的土方,用朴实无华的土话,博得了群众的信任,换取人与人的互相理解,很多困难迎刃而解。

从思想到行动,“老书记接待室”致力于带教培养、交流切磋、互促共长,不断解决社区在治理中遇到的新问题。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