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军号声

2023年09月15日

(小说)

曹宏

自从军子记事起,爷爷只吹过三次军号。

爷爷当兵五年,退伍回来时只带着一把军号,每天吃完晚饭,在昏黄的灯光下,爷爷就拿出军号,先是仔细看看军号的每个部位,再拿出洁白的毛巾擦来擦去,直到奶奶瞌睡眯了眼,爷爷才会休息。

爷爷的军号放在木箱里,军子经常见爷爷擦军号,但军子从来没有吹过,军子也从来没有听爷爷吹过,很多时候只是听到爷爷讲述他当年当兵的事,军号看似简单,就一个铜管,但是学起来却需要智慧,坚决不能吹错,比如你把起床号吹成开饭号、把集结号吹成熄灯号、把出操号吹成防控号,这就犯了原则性的错误……爷爷能讲述三天三夜,每当天下雨,村子里就会有很多的小伙伴围着军子,让军子带着自己,听爷爷讲述军营的故事。

爷爷越讲越高兴,明显看出爷爷很自豪。

那年军子八岁,夏天暴雨,山洪爆发。半夜时分,村主任像一个泥人一样找到爷爷,需要爷爷帮忙,村长几乎是哭泣着对爷爷说:“你当过兵,现在山洪爆发,需要我们每家人都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我一家挨着一家叫醒沉睡中的村民,那肯定来不及,现在我找到你,需要你这个老军人想想办法。”爷爷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急匆匆地从箱子里拿出军号,对村长说:“快跟我走,我吹吹军号试试,这东西在军营中很有用的。”

雨依旧很大,天空没有一丝光亮,爷爷站在空旷的至高点,吹起了军号。这军号声冲破黑夜,响彻了每个角落,爷爷的军号没有停止,一波连着一波,重复着,不知多长时间过去了,村长跑来抓住爷爷的手,慢慢地说:“你该歇歇了,全村人都到达安全地点了。”

爷爷没说什么,他脱掉衣服,用衣服包裹住军号,任凭雨水打在他的身上。

记得那天,三位军人来到军子家,军子家院子里围满了同村的人,并且七嘴八舌,吵吵闹闹,都以为是军子的父亲回来了。大家依稀记得,军子父亲应征入伍,离别亲人时是那么热闹。

奶奶从屋子里走出来,从三位军人中寻找自己的儿子,她只看到其中的一位军人抱着一个褐色的盒子,表情有点严肃,后面跟着的两位军人抬着一个红色的匾额,眼里似乎藏着泪花,奶奶很疑惑,不知发生了什么,只见匾额上清晰的三个字:一等功。

“我儿子怎么没有回来?”奶奶疑惑地问。

三位军人向奶奶敬礼,并且异口同声地说:“大娘,我们都是你的儿子。”

大家都知道,军子的父亲并没有回来,回来的只是那褐色盒子里的骨灰。

奶奶哭了,围着的村民都哭了,那年军子十二岁。

爷爷没有吭一声,只是拿出木箱里的军号,用白毛巾擦了很长时间,最后拿着军号慢慢走出家门。

山顶那棵老梨树底下,那是儿时军子父亲常玩的地方,在那儿,爷爷的军号响起了,打破了夜的寂静,冲破了黑暗的天空,这声音,痛苦中带着专注,泪水中含着乐观。

爷爷似乎已经忘乎了所有,他周围的人越来越多,由村主任带头,村民排成整整齐齐的三排,都低着头静默着,在聆听号声,也在为本村一等功的军人默哀。

军子和村里两个同伴一起决定当兵那晚,爷爷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拿出那把军号,仔细看了很久,眼睛盯在军号上,仿佛回忆起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欢送三名青年当兵的那天,村里的主道两边挤满了很多为他们送行的人,有为他们即将成为军人而竖起大拇指的,也有因离别而哭泣的,村主任走来走去,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这是村子里久违了的热闹。

“嘟嘟……”人群中突然响起了军号,欢闹的锣鼓声都停了,大家都知道,军子的爷爷来了,这号声激壮有力。接新兵的汽车慢慢驶离,在号声中,村民们都在挥手。

号声停了,军子爷爷突然喊道:“敬礼!”

看到爷爷站得笔直,目视远方,做着敬礼的动作,村民也一个个举起胳膊,做出不标准的敬礼姿势。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