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湾区湖东社区党委:

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 答好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卷”

黄建飞

2023年09月18日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本报记者 黄建飞

近年来,海勃湾区滨河街道湖东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形成“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构建起覆盖全面、配置合理、服务高效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党建引领

凝聚力量做“加法”

湖东社区党委强化党建引领,以网格化治理为基础,做好社情民意“问诊”,把红色党建“微阵地”引入小区,建立“党群同心屋”,利用“网格+物业+业主”融合互动的方式,将学习阵地搬进小区;将每月17日设为“书记接待日”,倾听民情民意,围绕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研究解决途径,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践力量。将核酸采样亭改造成“暖心驿站”,由党员和网格员进行驻点服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定期收集困难群众的“微心愿”;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包联单位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认领“微心愿”,为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信访代办

释放压力做“减法”

湖东社区党委全面推行警网融合模式,由网格长、网格员、管片民警、法律工作者等人员组成“辅导员”队伍,常态化宣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坚持矛盾纠纷“日排查、周分析、月研判”,对重点难点矛盾纠纷上会分析研判,逐项逐户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对排查出的突出矛盾纠纷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公布清单、跟进调处;对重大矛盾纠纷按照“一名包联责任人、一个化解方案、一套稳控措施”工作要求,确定责任人、办理要求和办理时限,挂账盯办、跟踪问效,建立信访案件“一案一卷一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多元共治

激发热情做“乘法”

湖东社区党委整合“幸福邻聚里”平台、居民议事点、民情收集点、线上交流群等力量,成立“老班长调解室”“锦囊议事厅”等自治组织,制定完善协商议事规章制度,建立了“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的协商议事模式。依托滨河街道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服务站点等阵地,为居民协商议事提供平台,推动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商为民”的协商民主模式,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今年以来,社区通过协商议事模式解决小区亮化、电梯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20余个。

延伸服务

纾困解难做“除法”

湖东社区党委构建起“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服务统筹”的网格化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开展“进网格送服务”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开办“睦邻集市”,定期开展家政服务、爱心义诊、跳蚤市场等活动,常态化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成立“老兵帮帮团”,为退役军人打造阵地,提供关爱服务;鼓励引导退役军人发挥“退伍不褪色”本色,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工作,共同打造幸福美好家园。

湖东社区党委将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轴心作用,把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做深、做实、做细,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