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书法盛会 观一城文化之美

本报评论员

2023年09月20日

本报评论员

翰墨飘香,丹青溢彩。9月19日上午,“中国书法·年展”全国篆书、隶书、篆刻作品展暨第十二届黄河明珠·乌海书法艺术节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开幕,书法展览、学术论坛、展销交易、文化互动等活动精彩上演,为书法爱好者献上一场全方位、全景式艺术盛宴。

大河书风十五载,书城今朝墨更香。自2008年我市获评“中国书法城”以来,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文化使命担当,以深化书法城建设为龙头,在夯基础、育人才、出精品上持续发力,书法教育广泛普及,书法名家不断涌现,书法创作成果丰硕,爱书法、学书法、练书法蔚然成风,书法文化已深深融入城市文化血脉,成为乌海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城市最厚重的文化底色。

以书法之美传承中华文脉。从最早的矿工书艺陶冶到市民自发掀起学习热潮,从书法爱好者凭兴趣练字到专业队伍的形成,几十年来,书法文化浸润着整个城市,书法文化的种子在乌海遍地播撒、遍地开花。如何继续把书法文化传承好、发展好,需要我们站在延续历史文脉、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上,结合落实自治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的部署要求,持续推进“两个打造”,持之以恒抓好书法教育普及和书法城建设,以文润城、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不断勾勒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繁荣图景,用实际行动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乌海力量。

以书法之韵打响文化品牌。我市高度重视书法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市中的重要作用,数十年如一日精心打造书法文化品牌,书法展层次越来越高,书法交流活动异常活跃,书法文化走出了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保护与发展同步、特色与品牌共赢的文艺发展新路,“中国书法城·乌海”已成为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的金质城市名片。新征程上,要把书法文化这张名片擦得更亮,需要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书法文化精髓,有效推进书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我市书法艺术水平走向更高境界,真正把其打造成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品牌,更好展现“中国书法城·乌海”的文化品位和城市风采。

以书法之气塑造城市形象。以节为介、以节会友、以节促旅、以节活商,从单一的书法展发展成为如今展、会、节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节,“黄河明珠·乌海书法艺术节”不仅是艺术的盛会,更是人民的节日。我们要以书法艺术节等活动为载体,把市民“请”进艺术殿堂,将好戏“送”到百姓家门口,让广大群众亲身见证文化的繁荣发展,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充分调动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不断拓展宣传载体和渠道,多角度多维度把我市的文化特色、城市形象展示出去,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赴一场书法盛会,观一城文化之美。让我们在翰墨飘香中,体会新时代新征程下乌海的发展之美和蓬勃之力,感受文化润泽下的新时代律动。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