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玥
2023年09月21日
■法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讯 在海南区,时常能看到一辆印有“流动调解室”字样的大篷车忙碌地穿梭在乡村巷口、田间地头。这是公乌素司法所为充分发挥调解员扎根基层、贴近群众优势,将调解现场专门搬到了百姓家门口。
今年以来,“流动调解室”深入产业园、企业、社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司法保障。
与传统调解模式相比,“流动调解室”在化解矛盾、服务群众上更灵活、更便捷、更高效,能够及时为群众提供调解服务。近日,公乌素司法所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时,居民董某向工作人员反映,自己在购买煤炭过程中与某煤场发生纠纷,请司法所帮忙调解。调解员来到该煤场走访了解了事情经过,明确了双方争议焦点后,第二天就制定了调解方案。经耐心释法说理,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这是公乌素司法所“流动调解室”发挥效能的一个缩影。“‘流动调解室’调解员充分发挥地熟、人熟、威信高的优势,采取走街串巷、进门入户、听取‘家长里短’的方式搜集线索,尽可能全面掌握矛盾纠纷信息源头,做到哪里有纠纷就‘流动’到哪里,哪里需要调解就‘流动’到哪里。”公乌素司法所所长刘磊说。
“流动调解室”将各类纠纷解决方案和诉讼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服务送到当事人家门口,变“坐堂办案”为“主动服务”,方便了企业和群众维权,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同时,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提供了宣传和服务保障。
公乌素镇属于老矿区,由于辖区部分企业改制或停产,遗留问题较多。面对辖区矛盾纠纷类型多样、情况不一的情形,仅凭司法所一家定分止争难免“身单力薄”。公乌素司法所在创新“流动调解室”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联合辖区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派出法庭、区域社会治理中心等各方力量,不定期开展纠纷矛盾大“会诊”,在“四所一庭一中心”的推动下,矛盾事发现场变为调解现场,逐步形成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也实现了由单兵作战向联合行动的转变。
“流动调解室”成立以来,调解员走街串巷,解决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矛盾纠纷3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6次,获益群众1500余人次。“流动调解室”将调解工作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实现调解一起案件、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众的效果,将法治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第一线。
(肖玥)
[手机扫一扫]